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作者:周勤红[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三、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启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充分认识到我校的优势和风格,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实施后有如下启示:
  3.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与技能,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过去我们所使用的都是别人编好的参考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教师的惰性,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科研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使教师全面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结构,为教师提供了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广阔空间。
  3.2更全面地利用和充实了学校的课程资源
  课程的设置基于社区和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我校开办特色化教育,与李阳《疯狂英语》有着经常性的往来合作,因此在师资和对外信息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学校许多教室都有多媒体随时可以利用。所以学校英语教学资源很理想,因此,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的合理充分的利用是课程的开发的途径。校本教研将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3给学校创造了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
  为了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我们创设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协调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学习氛围中。
  3.4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大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渴望学好英语,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有了学英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潜能也充分发掘。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3.5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英语校园网使信息技术和其它文化课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经过学习校本课程,学生对中西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扩大了知识视野,加大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这对语文,政治等学科是有帮助的。
  四、提升英语校本课程的质量的思考
  4.1教材的编排有待完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社交礼仪和风土人情,他们渴望诸如异域政治、历史、经济、教育、时事等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和吸收。因此,在编排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多开些介绍英语国家知识,和时事阅读的课程。
  4.2协调国家英语课程与英语校本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应属于第一课堂,英语校本课程为第二课堂,二者相互弥补,又有主次之分,不能投入同等精力。国家课程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教师没有额外的时间从事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会带给他们压力,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视其为额外的负担,影响了他们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4.3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
  我们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往往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目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英文原版影片欣赏、英语视听的学生较多,大部分人选择的原因是这些课要求不高,情节有趣,比较轻松,很容易拿到分数。而一些要求相对过高的科目,如英文写作、英语听力则不尽人意。
  我们深切感受到,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紧密地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爱好以及学科教学,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有价值,否则将使校本课程走入一个误区。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发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校本教研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