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个性化的培养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个性化的培养

[作者:常伊红[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开发和创造性的关系,同时提高体育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学水平。最后应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灌输通常的知识,而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化。
  (2)建立更新的体育教育的培养方式,就必须在体制、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系统,满足各界对各种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系统是首要任务。课程是学校与人才培养的桥梁,是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的方法。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系统,设计多种层次与风格的课程,大量开设个性鲜明的选修课,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3)在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技能的训练比较乏味,重复的练习没有新鲜感。通常的教师教授、演示,学生学的训练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易导致学生疲劳,精神分散,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开发。
  因此,体育教学应当以主动学习理论为指导,重新设计课堂结构,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过程之中,营造一个适合大部分学生个性开发的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3、实施多元评价
  (1)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同学、其他相关教师、社会有关人员等。
  (2)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体育学习之中,教师应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改变过去单一的定性评价,而追求定量评价,使定量评价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体育教育非常复杂,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特别是素质教育提出,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学生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能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是难以量化的,一旦忽视这些因素的学习评价则是不全面的,缺乏科学性的。因此,单靠定性化、数量化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必须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
  参考文献
  [1] 高新,田永清,张志国.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09).
  [2] 刘俊林.大学生个性化培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