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做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有发展,才有创新。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1969 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以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他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批判思维与深入理解。在方法上,利用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以谈论互动来培养沟通技巧与专业伦理的养成。与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教材及课堂为中心方式相比,该教学模式是一种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模式,具有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三大特点。
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第一大特点。为此,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科学设计问题,使之贯穿课堂始终。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之间有梯度。
2.根据启发性原则设计问题,层层启发,循循善诱,诱导学生思维。
3.根据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设计问题,问题具有开发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合作学习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笔者是在临床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方法如下:
1.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5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指定一位学生为负责人。旨在培养学生彼此协调合作的能力。
2.学生组内对指定的问题进行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1969 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以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他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批判思维与深入理解。在方法上,利用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以谈论互动来培养沟通技巧与专业伦理的养成。与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教材及课堂为中心方式相比,该教学模式是一种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模式,具有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三大特点。
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第一大特点。为此,笔者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整合教材,科学设计问题,使之贯穿课堂始终。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之间有梯度。
2.根据启发性原则设计问题,层层启发,循循善诱,诱导学生思维。
3.根据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设计问题,问题具有开发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合作学习为中心是该教学模式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笔者是在临床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方法如下:
1.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5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指定一位学生为负责人。旨在培养学生彼此协调合作的能力。
2.学生组内对指定的问题进行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