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民办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陈康[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程序设计类课程如何的开设,始终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问题。针对民办高职目前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开设中的问题,总结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以正德学院的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字:高职高专;民办教育;程序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在"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招生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持招生规模,生源质量不断程不断下降之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1.程序设计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程序设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基础较差,加上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程序设计类课程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1 忽视行业技能更新需求
  软件行业主流技术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但部分民办高职目前仍然在开设VB、VFP等课程。这些语言或编程工具已经日趋淘汰,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由继续开设此类课程,将会和行业应用背道而驰,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1.2 忽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一些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一个新软件上来了,马上就更新课程。在不断抛出云计算、物联网概念的同时,往往忽视良好编程思维和习惯的培养。软件行业是个对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学生没有基本的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知识,不懂软件设计过程是学不好程序设计类课程的。
  1.3 忽视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往往花大量课时讲了很多种编程语言。由于总学时的关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教学总有其内在规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一门核心编程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懂算法、会编程,现在看来十分必要。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
  在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构建了许多课程开发程序,形成了多种课程开发模式。职业教育课程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其课程编制必定要遵循某些基本原则。
  2.1 基于数据资料的原则
  因与生产一线工作紧密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编制需要建立在足够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需要通过查找与学校、行业企业有关的数据来论证课程是否有必要编制,需要对学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