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探索与实践
三、拓展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良好形象的新载体
除了以上方法与途径外,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还积极拓展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载体。
(1)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系列活动。学院学生党员自觉佩戴党徽,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实行预备党员接纳、转正答辩制,并邀请党外普通同学参加,建立了党员“先锋教室”、党员“示范寝室”。(2)组织学生党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红安红色之旅”,集中学习“10.24”先进事迹、学习红色经典、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党员了解了党情、国情、民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党性意识也得到了锻炼。(3)组建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学院组建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经常性的开展到养老院给孤寡老人送爱心、到下岗职工家做义务家教、到烈士陵园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党员从奉献社会中得到了锻炼。
四、结语
近些年经过在大学生党员发挥作用树形象长效机制方面的探索,明显感觉到我们学生党建工作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党员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从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纪律、考勤、活动参与情况、奖惩情况等8个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综合考察,更多的学生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8年来,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达11000多人,学院党校累计培训学员5445人,发展学生党员1253名。目前,全院学生党员489人,占学生总数的6.6 %左右。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了表率作用。2008至2011年,先后涌现了256名优秀共产党员。2012届毕业生党员中,有212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54人获得省、市级奖励。在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中,党员占66.7%。有93%的党员过英语四级,44.4%的党员通过英语六级。(2)打牢基础,巩固根本,党员持续教育见显著成效。我们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持续教育的途径,提高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尝试逐步建立学院集中开展主题报告、学部集中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支部集中开展专题组织生活的分层次党员教育格局,建立党员教育培养的良性机制。在系统的理论教育中增加义务劳动、体育竞赛、演讲交流等环节,不断提高学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使学习知识、感受文化、树立信仰。坚持每年开展一期院级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开展两期预备党员教育培训;经常性的开展时事理论热点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朝核问题,中日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外汇储备,医疗改革,腐败问题,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的讲话等方面话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等。(3)服务群众,关爱学生,群众民主测评屡得好评。开展“红色支部委员大讲堂”“1+X”党员孵化工程,党员对身边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开展宣传、培养,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给予及时帮组。以学院党委“创先争优,关爱学生”为活动载体,一个党员至少联系了1名贫困学生,帮助其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近些年来的群众民主测评中,各个基层支部和基层学生党员屡得好评。(4)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初见成效。通过党建创新活动推动学生党建,从理论高度探索大学生党员发挥作用树形象长效机制。党建研究成果《让青春闪耀道德光芒——长江大学文理学院“10·24”英雄集体后续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全国首届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每年都有若干项目获批长江大学党建创新项目,立项的党建项目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参 考 文 献
[1]陈宜大.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8):49~51
[2]周怡.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理论导刊.2008(3):5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4]梁作甲.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求实.2006(1):220~221
[5]欧洪湛.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212~23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