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论多模态技术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论多模态技术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1)模态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话语范围)、所教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体裁、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条件(如设备条件、教学环境、传播渠道等)。 
  (2)各模态的配合应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搭配、组合与和谐,以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多感官协调参与。多模态外语教学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好模态内部媒体之间的关系,如纸质书本与PPT课件的关系,声音、视频、版面设计间的关系等等。媒体(图片、音频、动画等)的选用应贴合主题的需要,做到主次分明。 
  (3)提供尽量真实的语境,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语料;在真实语境的前提下,创造交流语境,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文本内容以简明的词语概括出主要的和次要的论点,将内容分类、压缩、提炼、纲目化,按照文本的内在逻辑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模块。选择不同的模态时,要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获得最佳搭配为标准。 
  (5)多模态学习的强度不能太过,过少的模态使用没有发挥多媒体多模态课件的作用,而使用过频,容量太大没有给学生留有缓冲时间,不仅学生无法完全接受所学内容。反使学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因为长时间的全身心学习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乏味。 
  (6)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修改课件内容,教师授课注意课件的展示,如展示时间控制不当,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学生对本课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 
  (7)要求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程和学生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库收集各种素材,包括视频资料、图片、声音、动画等编制课件。教师授课注意引导学生进入多模态学习环境,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目前,多模态技术辅助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已逐渐展示了它的成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体现了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利用多模态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的是增长扩大了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多模态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优势在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通式人才方面呈现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London:Arnold,1978. 
  [2]Kress,G.& van Leeuwe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5]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3). 
  [6]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7]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 
  [8]董艇舰,吴玉侠,臧志辉.多媒体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河北工业大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22-23,26.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