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论多模态技术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论多模态技术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资源配合教材内容使用,其信息资源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给教学提供了多元内容,如文化、语言、宗教、地域、历史、语境等,充分展示了信息资源多样性的优势。 
  多模态设计的PPT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提供文字、语音、图形、图像、录像等,利用视频、口头、书面语言等引导,选择性补充该语言相关的地理环境、民间传说、寓言神话、社会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文化内容等,使其达到接近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先前积累的文化因素往往通过教师设计真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引导,一方面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将逐渐积累的文化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习得了语言。 
  2.利用技术构建多通道的信息传递 
  采用多模态技术可以同时构建多种感知模态,如视觉和听觉等,在同样的教程时间内将信息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多样化,具备生成和还原语言符号背后的现实(虚拟的现实)的能力及呈现语言符号外延意义和内蕴意义的能力,其优势是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展示资源的多通道性。 
  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过程,习者各个感官的充分调动很有必要。关于语言学习与学习者感觉、学习、记忆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学习者接受信息的通道来自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而主要来自视觉。人的记忆系统是一个感觉器官多达25个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视觉或听觉输入、大脑处理、语言输出等过程。人在学习或生活中,感觉器官会作为整体进行运作。多模态英语教学课件的广泛使用源于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可以集文字、图象、动画、声音、影象于一体,不仅信息传递量大且多维,可整合多种教学目标,提供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实现立体教学。[8] 
  使用多媒体模态技术辅助外语教学,以多模态PPT课件的制作为例,PPT课件不仅可以展示语言材料,还可以同时配合有声材料、视频材料等,这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对PPT多模态技术使用较多的是视觉模态、视听组合模态和视频模态等。 
  PPT视觉模态结合教材,展示给学生较完整的背景资料;采用视觉模态讲解课文能使学生在虚拟的情景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比较合理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人物的心理。在课堂中使用视听组合模态可以营造立体的教学环境。从语音文字的角度讲,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电影、多媒体软件提供语音环境,提高对真实语音和文字的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际能力。视频模态使用较多的是动画、新闻、电影等视频,视频模态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脑的立体思维、线性思维等,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 
  多模态信息传递具有的共时性、承载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能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多模态技术提供的视觉的、听觉的等多种体验和多感官刺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声、像、图、文环绕的交互式语言环境,灵活处理各种信息并进行意义的构建和传递。
 3.利用技术构建语境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对语言意义的解释,教师使用较多的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上下文语境及情景语境的分析方面。上下文语境是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并体现出特定的意义,而语境则为理解语言服务。多模态技术辅助外语教学有利于提供各种新的语境因素。它可以通过文字、图画、动画、录像等手段提供背景信息和现场语境信息。外语课堂上虽然不能提供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但就语境设计来说,多模态技术可以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语境,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交际当中;借助多模态技术可以提供上下文、相关文、内嵌文、共时文、超级文等互文语境。 
  三、多模态设计与教学原则 
  利用多媒体多模态辅助外语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处理多媒体资源与多模态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资源与多模态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就是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优化。 
  多模态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辅助性、简约性以及交互性的原则;多模态外语教学要求教师设计真实、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并更加形象生动的对学生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师对多模态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的掌握使用必须注意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