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建模思想浸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
[摘 要]近年来,高等数学已成为职业院校"挂科率"比较高的一门课程,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老大难",改善这一局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很多学校开始重视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将就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数学建模;高等数学;思想;渗透
一、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专业课时必备的基础。当前的高等数学内容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空间几何、概率统计等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教学内容重连续、轻离散,重理论、轻应用。②教学方法重 “填鸭式”教学,启发思维少,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教学模式重统一、轻个性,过分强调教材、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统一,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培养规格的要求。④考试内容单一,偏重于理论和计算技巧的考查,忽视数学应用和知识引申的考查。⑤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不太广泛,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不强。⑥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协调不强,与专业课程教学不能充分相互补充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很难体会到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真正用途,从而失去了对于该门课程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最后逐渐认为高等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而又十分抽象的课程。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
由于高等数学理论性强,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再加上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枯燥无味,不知如何去学。而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各高校基于此思想,已经陆续开设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旨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广泛灵活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由于数学建模从本质上讲是始于实际又终于实际,即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方法求解,再返到实际中应用。这种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充满学习数学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学习态度方面,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