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几点思考
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质,必须能够“自主成长”,为此,教师职后培训应当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综合大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以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校本培训、参与式培训、教师发展学校等都是较好的教师职后培训方式。
三、构建有利于创新型教师培养的环境与机制
(一)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发展。“好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们不断提高素质并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坏的环境则可能抑制人的发展和进步,甚至可能诱发和强化人的某些弱点及失误”。因此,创新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优良的外部环境支持。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自由。自由是人作为人存在的基本规定性,是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自由是不可剥夺、出卖或让渡的。那么,自由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自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自由意味着始终存在着一个人按其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的可能性。也就是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和条件。而且,“人类创造达到何种高度,人的地位就达到了何种程度,人类自由就达到了何种高度。反过来说,人的地位的提高也可以用人的创造达到的高度来衡量。人类对创造的向往与对自由的向往又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需要自由的环境,这是人的创造潜力得以发挥的前提和保证,也是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基本条件。举世闻名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其“茶时漫谈会”营造了一种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宽松的创新环境,使该实验室培养出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自由是创造的前提,倘若教师职业生活要有意义,充满创造气息,自由是必不可少的。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就会感到生活的完满、意义的充盈、创造的激情,教师职业便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他的又一生命。山东省知名青年教师刘建宇的成长之路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支持。斯腾伯格与他的助手洛巴特在其“创造力的投资理论”中运用股票市场投资中的熊市和牛市作比喻,探讨了创造力需要一个看涨的环境还是看跌的环境。研究结论是,创造力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大致良好的支持性环境。大量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人,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主要是支持性的。同时,在他们从事的专业活动机构中,也充满支持性的气氛。正是环境所提供的这种支持促进了创造潜能的发展,使创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当然,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意义上,这种支持主要是社会性的,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造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肯定,因为“一个尊重创造力和提高创造力地位的社会更可能带来创造力”。
(二)建立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抑制创造的环境因素分别为各种组织上的因素(62%)、强制力(无工作自由)(48%)、组织上的冷漠(39%)、不良的计划管理(37%)、评估(33%)、不充足的资源(33%)、时间压力(33%)、过分强调现状(33%)与竞争(14%)。不难看出,排在前五位的都属于组织管理问题,这充分说明抑制创造力的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切实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进行教师管理改革,为教师创新“松绑”。现行的教育体制给了教师太多的束缚,很多颇有才华的教师被捆住了手脚。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管理艺术水平,对教师管理不仅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更要体现对教师个性的理解和尊重,努力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二是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树立教学管理新理念。教学中提倡教无定法,求异创新,努力建设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改革,营造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三是进行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坚持社会评价和主体评价统一,以学生发展为尺度,以能力提高为准绳,实行综合评价。四是改革用人制度,用聘任制取代终身制,以激励为杠杆,优胜劣汰,公平竞争。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