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民主化进程中“教授治校”的内涵及实现因素
”与“教授治校”是形殊质同的统一体。教育民主化视野中“教授治校”的内涵及外延是:教授治校是“体”,而非“用”;教授治校亦是教师治校或共同治校;治校的理想是学术自治,行政其中。教育民主化背景下“教授治校”的实现因素:学术法制化;学校构建以院系级决策为主体的权力体系;营造民主管理的文化氛围。
论文关键词:教育民主化;教授治校;大学管理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曾经令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大学教育逐渐变得日常化,它与社会中的个体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而作为一种民主教育管理思想的“教授治校”,则历来为教育研究者及社会各界所关注。近期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将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要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同时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对我国的教育民主化建设的意义非同一般,可以看做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此,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以教育民主化的视野去厘清“教授治校”的内涵及外延也就格外重要。
一、 “教育民主化”与“教授治校”是形殊质同的统一体
1. 教育民主化。进入20世纪以来,教育民主化日益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教育民主化改革则成为一股新的浪潮逐渐席卷了世界各国。很多学者对教育民主化的涵义都做出了深刻的探索,比如:有学者提出教育民主化是“民主原则在教育实践中深化和扩展,并追求民主目标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教育民主化有“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层面的涵义,包括教育机会均等、管理的民主化及教育过程的民主等内容。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则提出教育民主化包含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倡教育内容的民主性、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主参与意识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认为,民主原本是一个政治学术语,体现的是社会权力及优质资源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占有与分配关系,教育民主化则是民主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深化。根据主体的不同,教育民主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时,教育民主化体现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面前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