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关于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了人们对政治的逆反和游离心理状态,大学生也不例外。虽然高校很注重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但是,当问及“你认为在校期间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有什么意义”时,选择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增强对社会的了解、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打基础”的占42.6%;选择“提高交往、表达、理解他人等方面能力的”占36%;选择“能够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只占28.6%。可见,大学生更多的是从实效方面考虑自己的行为取向,这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他们的影响。 
  3.个体政治观的不成熟是必然因素 
  目前在校的绝大多数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涉世不深,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尚在形成阶段。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纷纭复杂的,很多政治问题都与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而很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问题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问题,使原本就难以辨别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更加难以判断。另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西方思潮的涌入,也使得大学生在进行政治评价和判断时有了更多的参照,而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对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的迷茫和困惑。因此,他们不愿在传统政治观框架下谋求个人发展,渴望摆脱政治的束缚,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 
   
  三、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1.提高政治认知水平,强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 
  从国家民族进步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的任务。今天的大学生将在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担任各级领导和管理工作,并直接参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以保证我们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政治上具有敏感性、冲动性、反复性及可塑性等特点。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所表现出的消极态度与他们的政治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通过开设“政治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法学”、“现代思维方法与现实生活”、“当代社会思潮评介”等系列选修课和“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系列专题讲座,弥补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纠正偏见、提高政治辨别能力。 
  2.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人的政治观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这种反应不仅是感性的直观,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不断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对政治事件是非常敏感的,通过政治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和方法。例如,2008年发生的“藏du”分子阻挠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事件,各级党团组织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不仅使大学生在政治上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受到世界的好评。所有的志愿者都从这次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自身的政治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正如大学生所说,要以崭新的面貌向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然而,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政治活动都是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的,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在了解事实、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意识是非常有效的。多年来,我们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启动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课堂常规化载体——“红色驿站”和“航标学习实践社”。以“在红色中体验伟大,在经典中铸就崇高”为宗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组织政治学专业的学生到街道社区做助理,让他们深入基层参与党政管理工作,从而加深他们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还组织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去了解改革开放后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变化,在送医送药下乡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农村的变化,从中体会到党和政府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等诸多问题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此外我们还组织人文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了解企业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等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思想境界和道德理想得到了升华,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等得到了提高,也使他们对国家民族进步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