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美术基础课程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2.相当一部分院校,把美术课按照美术学专业的课程来上 。
过分强调专业性,课程设置上分的过细,如美术理论、静物、风景、人物等。因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前基本上没有美术基础 ,绘画性过强,学生很难接受。同时课时少 ,难 以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面临很被动的局面。
小学教育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的教学。是 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的一种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想象力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在专业美术院校出现的一些实验性涂鸦教学,对于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育应该突出交叉性。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是一门交叉性的课程。交叉性体现在绘画课的基础上可以有机的融入到其他课程里 。如英语课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既可 以回避母语带来的干扰,又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舞蹈课的道具制作,语文课 中的情景创设等,数学课中抽象数字教学等都可 以与美术造型语言交叉进行。综合性体现在我们现在提出 “大美术”的概念。什么是大美术,是指突破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前提背景是社会 的信 息化发展 。如包装、舞台美术、广场美术;还有各种前卫艺术形式 ,如烟花,装置、电光等,美术呈现一种综合化的趋势,不能苦守基础绘画。
美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多元化的课程。
(四)师资队伍建设单一、落后。
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应突出应 用型,而这种应用性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手工制作 (剪纸、泥工 、陶艺、综合材料 );二、电脑美术 (图像处理、课件制作、数码美术 );三、现当代美术形式 (包装 、影像、装置、网络美术)。美术课程的多维性要求老师要更全面。而 目前我们配备的教师基本都是美术学专业教师 ,只能教学绘画,或者只能教学设计。单一型的教师是不能适应课程教学的,急需合理配备师资。但这里面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一个美术课程不可能配备多个美术相关老师,需要我们整合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力量,不能单条腿走路。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应努力挖掘目前的美术基础课教学,手段和方法太过单一。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一缺陷,如幻灯、影像、多媒体,网络,这里面最有效地当数多媒体和网络,他可以综合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讨论法,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 自我评价;游戏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气氛中领悟所学的知识;综合训练法可以在基础训练后,让学生做综合练习。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有其特殊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
(六 )教学设施 的缺乏
小学教育 专业 美术课程教学设施建设严重滞 后这 是一个普遍性 的问题,所有新升本 的地方 院校 ,尤其是原中等师范升格基础上成立 的小学教育专业 ,都存在这个问题。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针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设施缺乏的问题应该换个角己57度去思考。设施缺乏是个现实,但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的传播呈现出网络化 ,数码化。艺术或者美术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大美术的概念开始出现。不要总是认为美术就是要在画室里进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美术馆、博物馆、大型广场艺术、媒体、图书杂志、电脑网络、各种博览会等。当然作为地方性院校在这方面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这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要因地制宜。
三、 对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师,不仅在专业上要紧跟学科发展,工作中更要具备必要的能力素质,才能适应课程 的要求,才能胜任本职工作。笔者认为新课程对教育者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加强道德修养,形成严谨的治学作风。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 己”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要 以教师 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美术教育者教别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而美的内涵首先体现在道德情操的美,只有一个道德修养 良好的学生 ,才能担当起传递美、创造美的责任。
(二)强化教育理论水平与专业 素养 。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基本 的素质。很长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美术教师只是教授绘画技能,忽略了教育理论对美术教学的基本指导作用 。很难想象一个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美术教师需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吸收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研究规律,找到有效的施教途径。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知识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 )教师要能够灵 活变换角色 ,促进教学 。我们处在 一个咨询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 ,如网络、杂志、各种展览等。美术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和传播知识 ,应该成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比如帮助学生制定适 当的学 习目标,选择达到 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技能、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有效的学习。
(四)加强专业合作,努力形成终身学习的 自觉性 。美术教师要加强同专业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更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变 自我封闭与孤立的现象 。作为美术教育者,惟有坚持与时俱进充分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 ,才能使美术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05—14.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 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孙培表 ,赵荣昌,张法琨等 教育名言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