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构建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体系的原则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体系的原则

[作者:肖文 蔡启茂[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而且还能发挥出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我们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应本着“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视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各种课程评价方法,实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评价内容全面化
  从目前的课程评价实践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对课程设计中的诸如:课程目标是否准确,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适用,课时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团队是否达标,设备设施是否完善等方面的评价关注较多,而对于在完成一轮学校的教育之后,能否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操守,很好地胜任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却相对薄弱,甚至缺失。
  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的评价。因此,工学结合课程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专业能力的评价,而且还应该把对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的方法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的社会能力的评价也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职业信念、价值观等情感方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心发展。
  4.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过程动态化,是指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人员和课程评价方法都是动态的。
  第一,课程评价体系是动态的。评价指评体系不是设计好之后就可以固定不变的,它需要随着课程本身的发展变化而适时地调整与变化,应该是动态发展的。另外,随着课程评价范围的不断拓展,课程评价的涵义也不仅仅局限于描述预期目标的达成度,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哪些能够促使课程改进的有效评价信息。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不断地反思、改进与完善。
  第二,课程评价人员是动态的。具体参与课程评价过程的人员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评价对象与内容的不同,课程评价小组的成员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三,课程评价方法是动态的。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更注重过程,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基本上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这就决定了课程评价人员需要根据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候玮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31).369-379.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