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班级管理新体系的途径
4.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学校—辅导员—班干部—班级成员”的信息传递模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但是,由于信息传递层次过多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口头或电话为主,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信息传递的信度和效度,容易导致信息失真甚至信息失效。所以在工作中一是要公开、公正、实现班级信息透明。各类班级事务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班级群、飞信等)发布,班级经费使用、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党的发展对象推荐等各种评奖评优都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以公开的方式进行,接受全体班级成员和老师的监督。二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模式,辅导员可以采取如网络、手机通信、QQ、微博等形式来及时了解和掌握班级各类信息,并通过各种平台传递各种信息。总之,辅导员要多角度、多渠道、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通过不断沟通实现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全力配合。
四、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项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作,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开展有深度的班级文化活动。
班级活动能提供给全班同学展示才能、发挥特长、提高能力的机会,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相互理解、相互认识、化解隔阂,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并进一步推动学风、班风建设。同时,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班级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内心里将自己与班级融为一体,使学生向着统一的班级目标努力,将班级规范内化为个人自觉遵守的言行准则。
2.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辅导员和班级干部要及时把握班级动态,善于抓住一切教育时机帮助建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利用班级活动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并通过班级权威人物的影响来建设班集体健康向上的舆论。通过丰富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3.构建班集体自己的独有文化特色。
辅导员可以根据每个班集体的特点,通过班歌比赛、班徽设计、网站设计、微博比赛等多样化形式,使班级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情感、风格,并能够在班级间的交流沟通中传承和发展。
总之,随着高校扩招,给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辅导员应审时度势,探索班级管理工作新思路,解放思想,拓宽改革思路,重构班级管理的全新工作体系,使高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层,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景川.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冲国水运(理论版),2007(1).
[2]马少坤.论高校班级管理状况及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09).
[3]洪峰,刘哲.高校班级管理的企业化探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O7).
[4]王宝珠.高校班级管理准则[J].江汉大学学报,2001(10).
[5]祝风清,彭永清.关于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J].冲国西部科技.2009(O4).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