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践及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践及思考

[作者:刘方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各层次学生都要掌握,而第二个和第三目标是能力性目标,要求B、A层学生掌握,而第三层目标,是潜力性和创新性的目标,B层学生可以尝试,A层学生则要求进行实际操作。
  3、教学方式的分层化
  针对于A层学生采用小组教学或是自学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和任务布置后,将学生进行分组,提示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权责一致,关注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有效实现学生的意见交换和创新操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技能运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B层教学中,由于B层学生具有较好的接受力和进取心,在进行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激发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思考作答,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形成师生互动。
  基础性知识教学,提升C层学生的计算机情感是实现教学的第一步,在教学中,采用学生教、学生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并以个性化、情感化的引导,促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如在插入图片中,教师先将基本性的操作进行细致讲述,并以幽默、灵动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操作。
  4、练习与问题设置的层次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差异性进行课堂问题设置和练习布置,以问题回馈和复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层次化的提升,最终实现全体学生进步。如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中,教师这样布置练习:复习知识,掌握各种插入因素的基本操作顺序;进行综合性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熟练操作插入剪贴画、图片、文本框、艺术字、声音与视频文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制作个性化媒体演示文稿,题目自拟,内容自定。在问题设置上,对C层学生要以“怎样做”“是什么”等进行直接性提问,对B层学生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对问题进行适度提升,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伸伸手够得着”,而在A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潜力开发和个性化发展为主,多用“还有什么解决方式”、“想一想,能实现操作的方式有哪几种”等,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
  5、评价与考核的层次化
  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高中生的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荣誉心,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和肯定性的评价,以评价效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尤其是对B、C层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积极运用“进步很大”、“再试试”、“相信你能行”等情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