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德育对策探讨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德育对策探讨

[作者:单春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成道德社会化 。
  4、道德认知未能外化为道德行为,在道德实践上知行脱节
  就目前而言,高职生在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能力相对较弱,即他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例如:谈到考试舞bi,几乎人人痛恨,可一到考试,却总有人干那令人痛恨的事 ;谈到社会责任感,大家都情绪激 昂,可一到毕业,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另外,据调查,在个人和国家利益问题上 ,高职生在价值观念上认同国家利益的道德评价标准 ,但在实际行为的选择上又认同个人利益或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标准,“知”与 “行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高职生对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你认为应该……,而实 际上你会……”这一 问题的回答中,有很多人认为应该 “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而实际上会以 “集体、国家利益为先”的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则选择了 “视情况而定”,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 “以个人利益为先”。这表明了高职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 ,也表现出高职生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困惑和矛盾。道德实践上的知行脱节必然使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中断。
  二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合力教育机制
  1、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阵地合力机制
  高职院校德育的阵地有三个:一是学校 ,二是家庭,三是社会。在以往的工作 中,虽然家庭和社会也发挥 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人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 ,合力作用尚未真正形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德育合力机制,应该做到:首先,协调好学校与社区教育机构的关系。社区教育机构应制定规章制度,统一要求,落实任务,定期交流经验,要求各方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对培养教育高职生尽职尽责。社区教育机构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要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协调好学校与该机构的关系,利用社区教育机构的独特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其次,协调好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联系学生家庭的有效途径。
  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施教主体合力机制
  我们历来倡导的高职院校德育机制都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然而,在实际工作 中,由于主客观种种原因,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的并不理想。高职院校德育主管部门之外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