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对当前中俄中小学体育教学特点的比较研究

对当前中俄中小学体育教学特点的比较研究

[作者:黑河 张大春[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而在2000年提出了三维健康观的概念。可以说,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发展经历了从传授“运动技术”到“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三基”再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等不同阶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体育教学目标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宽泛化走向具体化的特点。
  3.1.2从以教师为主走向教师与学生集体相结合
  2000年提出“以育为宗旨”和2001年《新课程标准》建立的三层体育教学目标体系,都把中小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足见此时的体育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己经从以教师为主走向教师与学生集体相结合。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较为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而不太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更不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致使学生的运动潜能和体育兴趣大多被埋没。自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1987年的体育教学大纲首次提了“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200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强调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力求展示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可以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正在实现从“只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转变。
  3.2 当代俄罗斯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特点
  3.2.1从强调统一性转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体育教学目标不再像以前那样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统一性,而是强调各个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这样做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1992年以前的大纲都提到学生应该认识到“关心自己身体健康属于一种社会责任”,而1992年的大纲则改为“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2005年提出“体育领域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健康稳定的动机和需求,完整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组织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创造性的掌握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
  3.2.2 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向注重自主运动能力培养转变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俄罗斯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优化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和“培养正面的个性品质,在教学比赛活动中遵循集体协同合作的规范。”俄罗斯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