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初中数学习题课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数学习题课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李国辉 黄星[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应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数学习题课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发现解题规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习题课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建构
  
  1.建模背景
  “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教会学生解题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第一任务。由于知识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在例题、习题中,还有一些没有写明白的信息。即使是最简单的题目里,也存在着可发掘的因素,存在着一些解题规律,而这些往往并不是学生们所能领会的。习题课中不仅要求学生得到正确的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有所“悟”。对于“悟”,分三个方面:一是要明确每一道习题考察课本上哪些基础知识;二是让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反思解题的关键、困难在哪,可总结哪些经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三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揭示隐藏在具体习题中的一般特征,推广为某一类对象的普遍性质,使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处理问题,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揭示解题规律,提高分析、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特别注意的是,要树立合作学习观,面向全体,重点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使各类学生都能自主、合作学习。
  2.模式流程
  ⑴教师呈现习题;⑵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⑶小组内合作讨论,教师问题引导;⑷小组合作讨论,发现解题规律;⑸学生解题,小组反思;⑹师生总结解题规律。
  3.说明事项
  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探究、合作热情,培养问题意识,要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常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激起解答习题的兴趣,培养与同学交流的习惯。
  
  二、课例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乘法公式”的习题课
  (一)观察思考
  本节课上“乘法公式”的习题课,请大家先考虑下面的问题:
  呈现习题:第一题301×299
  (1)讨论:观察两个数字相乘,能否经过变形化成具备平方差公式的形式。
  (2)观察思考,自主探究。
  学生思考后看例题2,计算(-7c+3ab)(-3ab-7c)
  (3)合作讨论:这道题不能直接应用乘法公式,必须进行适当变形使之符合公式条件,如何变形呢?细心观察和分析两个多项式特点,变形为(-7c+3ab)(-7c-3ab)就可以符合平方差公式的条件了。
  再将这两个式子进行比较,很明显公式中的a,b可以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