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X”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X"参数的设定虽然体现在课外,但却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3+1+X"模式也采用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调整了以往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的评价结构,包括:传统课堂平时表现,课后作业完成表现,视听说课口语表现,视听说课听力平时成绩表现以及视听说课后自主学习表现等。形成性评价的完善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二、"3+1+X"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3+1+X"模式不仅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同时也对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可以说,只有较好地完成新模式下的教学角色转换才能从根本上保证"3+1+X"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成功。
1. 由课堂的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主导者,完全通过板书、口授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慢慢显现: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个性化教学更是无从谈起。"3+1+X"模式下的视听说课程改变了此种局面,人机交互模式的介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充当指挥者的角色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实用,把握整章课程内容的主体和内在联系,在课堂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由于有了单人单机的操作优越性的保障,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间的差异,为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最大化地实现符合每个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的个性化教学。
2. 由知识传送者向教学组织者的转化
教师应根据所教授班级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包括一般要求计划,较高要求计划及高级要求计划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听力、口语两大方面为基础分门别类地开展教学活动,开展课上听力竞赛,角
二、"3+1+X"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3+1+X"模式不仅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同时也对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可以说,只有较好地完成新模式下的教学角色转换才能从根本上保证"3+1+X"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成功。
1. 由课堂的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主导者,完全通过板书、口授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慢慢显现: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个性化教学更是无从谈起。"3+1+X"模式下的视听说课程改变了此种局面,人机交互模式的介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充当指挥者的角色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实用,把握整章课程内容的主体和内在联系,在课堂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由于有了单人单机的操作优越性的保障,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间的差异,为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最大化地实现符合每个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的个性化教学。
2. 由知识传送者向教学组织者的转化
教师应根据所教授班级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包括一般要求计划,较高要求计划及高级要求计划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听力、口语两大方面为基础分门别类地开展教学活动,开展课上听力竞赛,角
Tags:
上一篇:谈成人英语教学的难点与对策下一篇:浅析项目化英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中的应用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