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X”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摘要:为响应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与实施,辽东学院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对07级的本科生首次尝试了"3+1+X"的全新模式。为了促进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教师应当加紧完成从传统课堂的教学角色向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的过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一现象。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3+1+X";教师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近十几年间在各地迅速发展起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则成为每位在校生的必修课。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的颁布,如何开展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不可能搞一刀切,只有结合各个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才能制定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的特色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辽东学院于2005年开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并于2007年9月正式颁布了《辽东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实施方案》,在2007级新生中实施"3+1+X"的全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本文将对该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3+1+X"模式的课程设置及评价形式
"3+1+X"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3"代表每周3学时的课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翻译等语言技巧;"1"代表每周1学时的视听说课程,由计算机辅助进行教学,即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X"代表每周学生在课外时间中至少保证2小时网络自主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按照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出在合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上(即"3"),现代信息技术(即"1")的介入改进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很好地响应了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