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依体而教,教出文本的特点来

依体而教,教出文本的特点来

[作者:郭莉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作家吴刚写于2001年的一篇报告文学,收录在《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一书里。本县一次优质课评选中多人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大都把本文混同于一篇一般的散文来上,仅仅关注了其文学性的语言,重点将课文中用文学语言描绘罗布泊今夕现状的部分对比着进行了品读学习,教学的落点似乎仅仅在于欣赏语言的生动,而忽视了作品中的非文学表达,忽视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忽视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而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王荣生教授曾呼吁“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①,本文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唯一的一篇报告文学,也应该“把报告文学当报告文学来读”,因此,教读本文,帮助学生认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习得关于“报告文学”的一般性阅读模式应该成为教学的目标之一。 
  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的文学样式,对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征”②。“新闻性”指的是“反映的是时代生活提供的,是鲜为人知的材料”③。“从报告文学的任务上说,它重在报告,不重在文学,读者的兴趣所在是作者所报告的事件、人物、现象等,当然报告文学要以文学手法来报告,即使如此,文学手法也是手段,而非目的。”④因此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既要关注其文学性,更要关注其新闻性和真实性,尤其要读懂文本是如何用文学的手段来报告真实的现象的。 
  那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下简称《罗》)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这一特点的呢? 
  首先,我们看《罗》全文的内容构成。文章共有28个自然段,其中1—3段写的是今日罗布泊之神秘荒凉,4—9段写的是昔日罗布泊之美丽,10—14段是交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15段开始,写“我”看到的罗布泊及“我”的感受和呼吁。 
  其次,再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内容的。4—9段,作者主要是向我们报告“罗布泊的过去”,这些内容比较客观,且是“过去”式,所以作者主要借鉴史料呈现事实,文章用“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引出要呈现的关于罗布泊过去“热闹繁华”的事实,不管是“《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也好,还是“另据史书记载”,都表明了作者向读者所报告的罗布泊的过去,是来自于这些史料的,这就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10—14段,是关于罗布泊消失原因这一内容。作者同样用史料《西域水道记》和相关数据,说明了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一是塔里木河改道致使下游干旱,沙漠扩展,二是近30年人们盲目采水导致塔里木河部分河道干涸,罗布泊失水干涸。 
  然而,尽管是运用资料呈现事实,但在写法上,作者没有进行平淡的记叙和说明,而是运用了生动的表达,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比如“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无比生动地写出了罗布泊昔日的静谧美丽。比如“‘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生动地写出了罗布泊消失的原因。“罗布泊消失了。”独句成段,引人深思。以上,皆体现了报告文学用“文学的手段”来报告事实、现象的写法。 
  分析至此,我们还会发现,前14段,作者自己的身份是“隐藏”的,没有明确把“我”放进去,皆是出于报告罗布泊过去及消失的原因这一客观事实的需要。而15段之后,“我”出现了,“我”既是叙述者也是“现象”的亲历者,作者要用“我”的眼睛去呈现“我”看到的眼前的罗布泊, 17段介绍胡杨林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及18段用数字介绍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干涸而锐减,这是事实,真实地印证了“我”实地调查之所见。以上这些也同样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然而,15段之后的文字,“我”的出现,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观点和眼光。“报告文学则更着力于对事实的评价,包含主体的情感、观点和眼光”⑤,确也。“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绝不仅仅是机械地尊重了真实事实对象的作品,而是作家借助真实的社会事件和人物,如何文学地表达了自己的社会关切和态度的作品。”⑥从20段开始,作者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或直接抒情,或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将感受蕴藉于文字,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切的痛惜以及对人类的谴责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满着振聋发聩的力量。以上从内容及表达分析了《罗》这篇报告文学是如何用文学的手段报告罗布泊消失这一现象的,当然这“报告”里面也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的关切和态度。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感受到了“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理性精神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文学艺术性是报告文学的翅膀”⑦这一特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教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报告文学的特点呢?以下两个教学片断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尝试。 
  片段一:认识报告文学文体特点之一——用文学的手段来报告真实的现象。 
  师:请阅读课文,试着用思维导图完成对本文内容的梳理。 
  (学生交流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师(追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14个自然段,没有作者这个“我”字出现,而从15段开始,“我”才开始出现,为什么呢? 
  生:前面写的这些内容都是真事,用不着“我”参与啊。 
  生:其实,没有“我”字,但是也是“我”写的啊,我的立场还是有的啊。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非常好。第一个同学其实告诉了我们,“罗布泊过去怎么样、为什么消失”是一个事实存在,因此不需要“我”出现就可以。第二个同学告诉了我们,在文章中,“我”只是一个隐性叙述者,就像一个隐身人一样,怎么写还是取决于“我”。同学们继续看4—9自然段写罗布泊消失部分,没有用“我”来交待罗布泊的过去,但是作者是如何交待的呢?从哪些短语可以看出来呢? 
  生:作者是用相关资料交待的。 
  生: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可以看出。 
  生:还有“另据史书记载”。 
  生:其实前面就有一个提示性的句子“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 
  师:交待了哪些具体内容呢?
       生:交代了罗布泊的繁华热闹和美丽。 
  师:同学们的发现非常好,原来关于罗布泊的过去,作者无法亲眼看到,但是根据写作的需要,又必须报告给我们“看”,只能引用史料来报告了。这也是“我”不出现,让资料出现的一个原因。 
  师:作者为什么不借助想象虚构一个昔日的罗布泊呈现给我们呢? 
  (生不言,处在思考状态。) 
  师:这跟课文的文体有关,课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PPT显示:关于报告文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具有真实性、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师:新闻性、真实性,即指报告文学含有新闻报导的特点,不仅具备及时性,而且具备新闻报导意义上的真实性。文学性,即指报告文学又不同于一般新闻报导的简单实录,而是通过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对象的典型意义,形象化地加以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前面同学们讨论的,就是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这一特点,作者即便用文学的手法,也必须是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所以就不能像写《桃花源记》那样虚构一个昔日罗布泊了。 
  师:作者虽然没有虚构,同样把史料中的文段进行了“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罗布泊之美,也非常打动人心啊。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这些形象描绘的文段,试着尽量用原文中的短语,创编下面这首小诗。 
  你曾经是个美丽的地方, 
  傍依在塔克拉玛干的身旁。 
  你绿林环绕, 
  遍地的骡马牛羊。 
  你 , 
  。 
  生:你河流清澈,无垠的金色麦浪 
  生:你鸟儿歌唱,成片的美丽胡杨 
  生:你胡杨丛生,长城般伟岸茁壮 
  生:你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 
  …… 
  分析:这个教学片断,紧扣文本,从文本有“我”没“我”这一叙述特点来设计主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认识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对于“真实性”的特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而对于“文学性”的特点,则是利用了诗歌创编这一活动形式,体验报告文学中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教师的点评、总结,则针对学生的理解将报告文学用“文学的手段”表达“真实的现象”这一特点进行了整合,能给学生以关于报告文学文体特点的整体认识,这对于初次接触报告文学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学习内容。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