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政治类论文 > 农村问题 > 正文阅读资讯: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和社会治理研究

[作者:余方[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刚刚经历了八年抗战和十年内战,全国百废待兴。为了加强对全国各方面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延续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的一元化领导方式,将农村基层政权、农民组织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同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广大农村的治理。中国有近百分之60%的人口在农村,如何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农村发展 基层政治 民主建设 农村治理   一、建国初期的农村基层政治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治和治理方式都很大程度上的延续了革命根据地时期农村治理的成功经验,坚持了党的一元化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和农民组织分工协作的治理格局。   (一)基层政权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继续大力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变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从而为新政权在农村基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新中国还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召开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产生了乡级人民政府,从而巩固了新兴的政权。此外,中国共产党全力剿匪,清除封建地主,使得农民真正翻身做主人。   (二)基层组织治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也为了现实的农村治理,在我国农村出现了农民协会和农民合作社这两个主要的农民组织,它们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从农民协会来看,它是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过渡形式。因为国民党统治时期所建立的农村基层政权漏洞百出,不公平的现象比比皆是,老百姓怨声载道,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所建立的农村政权,因此农村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最初产生了农民协会这一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以用来过渡长效农村基层政权未建立健全前的空窗期。但是农民协会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辉煌之后就很快消失在了新中国农村治理的舞台上。   再来看看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革命之后,虽然农民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但是大多数农户因为长期受到剥削和打压,严重缺乏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生产资金更是匮乏,因而新中国推动了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到了1955年10月,合作社总数接近130万个,1956年1月全国农村就基本实现了初级合作化。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央还要求合作基础较好的并且已经办了一批高级社的地区要向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转型升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