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电子机械 > 正文阅读资讯:ERP实施过程中关于基础数据的那点事儿

ERP实施过程中关于基础数据的那点事儿

[作者:邓俊杰[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还是得开。打开了,盒子里装的是企业多年沉积的流程问题、标准化问题和档案管理问题,乃至部门间的职责划分问题、推诿及扯皮的积怨和日常工作的陋习,甚至还包括企业为了抢进度的利益问题、人力管理方面的问题等。 
  仅仅只是要收集一下基础数据,涉及到的困难就让人却步。企业的运营环环相扣,历史沉淀深难见底。各部门在讨论未来的流程设计的时候都口若悬河,畅想未来,但实际涉及到自身工作的时候又都本位主义,极力自我保护,生怕揭开了身上的创疤。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讨论ERP流程方案的时候很顺利,而实际上线运行的时候却步履蹒跚的原因了。 
  前期企业为了发展,不计成本、放任自流,但代价就是:企业发展进入平稳期后问题加速显现,失控的后果就是禁锢企业的再次腾飞欠账欠多了,最终还是要还的!就像打开了盒子放飞了妖魔,也必须收!
     怎么收?项目组破釜沉舟,向企业最高领导层争取到了极大的权限,多次召开高管会议,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都摆在了桌面上。这次要治的就是顽疾的根。 
  1.制定详细数据整理计划,将数据整理工作全面铺开 
  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整理出详尽的数据整理计划,确定数据整理的范围,明确数据整理的方法,规定数据整理的时间,列明各时间节点的提交物,做好各项预警方案,用标准的项目管理方法来管理此次数据整理工作。 
  2.成立数据小组 
  企业针对于基础数据长期暴露的问题,调配人员成立信息化数据小组,作为企业固定的组织机构,明确数据小组的工作权责,全面负责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具体工作。由数据小组领导组成数据整理项目组,企业各部门抽调专职人员参与,明确各项工作责任人,保障任务的明确与沟通的顺畅。 
  3.从源头着手,重点通过PDM进行突破 
  PDM是部门级的应用,解决研发部门在研和在制品的问题。但PDM也是数据源头,为满足ERP应用需要,必所有物料须从PDM导出,所有BOM都来自于PDM,一物多码或者一码多物的情况要在PDM阶段就予以杜绝。 
  仓库的大量呆滞料也来自于研发设计阶段选型时所产生。所以要建立物料选型与管理制度,安排专门的物料管理员,管理优选库,对任何的新增物料进行评审管控,向研发工程师实时共享仓库料,要求设计时尽量消耗存料。 
  梳理BOM层级,由于企业研发产品涉及多个专业,跨越不同的研发部门,因此必须厘清各部门的研发范围及职责,从而明确BOM层级,制定BOM层级规范。整理出在研及在产项目清单,列明项目负责人,要求限时归整所有项目的物料清单及BOM结构,加强标准化管理及版本管理。 
  制定时间表,明确责任人,整理历史项目、产品的基础数据,特别是在售的或返修的产品,以及仍在用的零部件。 
  4.制定数据管理规范,加强流程管控 
  (1)制定及落实标准化规范。利用ERP实施上线契机,按照ERP主数据的要求,归整包括物料、BOM、价格、财务往来和库存等相关信息的标准化规范,查遗补漏,完善数据标准制定。根据现阶段的实际要求,完善标准化体系,制定了《BOM管理标准》、《CIS库管理标准》、《PDM数据标准》和《ERP主数据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管理制度。 
  (2)加强标准化审核。数据小组承担企业级标准化审核工作,研发、工艺和物料等具体业务的审核也统一由数据小组进行汇总管理,在信息系统中予以记录。将标准化工作植入到研发、生产、采购、质量和仓储等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中。 
  (3)加强数据归口管理。原先图纸和清单等文件下发到生产和采购等相关部门,导致文件版本混乱,数据难统一。经过调整,规定数据小组成为所有数据的唯一出入口,研发数据只能发给数据小组,由数据小组进行标准化检验过后,进行归档再分发相关部门,归整数据来源,加强版本管控。 
  (4)深入业务、优化流程。数据决定业务,业务基于数据。抛开数据单纯谈业务是空谈,将数据融入到业务中再对前期制定的业务流程进行探讨,以实用为出发点优化流程,避免让流程成为形式,反而成了推卸责任的机会。数据要完善、标准,流程要快捷、实效,往往会产生矛盾,此时就必须让流程更有弹性、数据标准更实用、业务人员更有担当。 
  (5)充分发挥信息化效能,加强过程管控。企业现有严格的标准化体系,主要问题是执行不彻底。在此情况下,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加大现有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达到贯彻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尝试挖掘PDM/CAD/SVN/OA/SDM等信息的功能,充分发挥效能,解决信息不对等、沟通不畅、版本控制不严和归档困难等问题。 
  同时针对于前期过程管控不严格、风险提示不及时的问题加强对执行过程的管控,通过信息系统的固化业务流程,避免线下随意操作,规范个体行为,出现预警及时处理。最终让正确的数据欢畅地运行在各个信息系统之间,剩余的数据整理工作就是在现有信息系统中“摘收果实”而已。 
  五、回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耗时六个月,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基本可以满足ERP的实施要求。实施公司项目组终于回来了,最终项目得以成功上线! 
  在此期间,数据整理项目组标准化物料主数据65000多条,在研和在产BOM主数据200多个,涉及的下阶BOM数据4000多,历史BOM主数据50多个,为研发设立优选库物料3000多种,消除一物多码800佘项,盘查出大量库存呆滞料,并对呆滞料进行研发再设计、生产再利用或变卖处理。基础数据的整理倒逼、推进了PDM的运行,打通了研发与制造的信息沟通渠道。统一了各项数据规范,明确了各部门相关的职责,理顺了流程,辅助各部门加强了内部管理,解决了大量部门间因为职责不清而发生的历史纠葛。同时,对新数据、新项目都严格按新的规则运转,提高了效率。此次对基础数据的整理,为了获取标准、及时和全面的数据,全面建造了企业流程运转的新秩序。 
  六、细节决定成败,基础决定高度 
  最终项目的成功上线,只能庆幸调整及时。目前,无论是企业还是ERP厂商在推行ERP系统时,都从“高、大、上”着眼,重点在构思信息化愿景,推行战略支撑、流程疏导和辅助决策等方向。殊不知最基础的数据可以让这些美好的规划付之东流,正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 
  经过此次实践证明,主数据已经成为制约ERP项目成功上线的一个瓶颈。对基础数据重要性的认识不清,对陈年旧账的梳理不清,以及对挑战陋习的决心不定,都会对最终的成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许多ERP上线失败的案例,相当比例是由于基础准备工作上出了问题,数据的不准确、不全面和不及时,数据管理的不记录、不规范和不标准,在此情况下仓促上线,ERP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充分暴露问题,导致推行困难。ERP的重点在于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任何一根线头都会扯出一大串,系统实现的业务流程具备严谨的逻辑性,哪怕一个小小的问题都会牵扯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大问题。 
  健康的基础数据要求“准确、及时和全面”,数据严格执行标准化,版本档案明晰,归口统一,存取数据流程清晰。因此,企业实施ERP,基础数据是细节,但也是关键!在全社会大谈大数据之前,请先谈谈基础数据,细节决定成败,基础决定高度,基础数据,重之又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