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发掘“矛盾”,找准小说教学突破点

发掘“矛盾”,找准小说教学突破点

[作者:林延全[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小说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一种反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矛盾的方式。小说教学教什么?有没有好的突破点?很多老师对文本缺乏深刻的解读,常围绕“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展开分析,显得单一而缺乏创新,常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实际上,在一些小说文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看似明显或隐藏的“矛盾”,或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所在,或是点睛之笔,或是揭示小说主旨的关键点。教师若能深入发掘,根据文本特质深刻解读,提炼有价值的教学点,则势必能让小说教学别样精彩。 
  一、析文句矛盾,领悟小说主旨 
  小说文本的文句内部有时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大多为蓄势之笔,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多与主旨相关,蕴含极为丰富的内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解析、探究文字背后的真正用意,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教《孔乙己》,小说的结尾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两词从语义角度而言,自相矛盾,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并发掘这一矛盾,紧扣“大约”、“的确”两个词进行探究,就可以从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深刻地理解这篇小说。学生自然联系到文本中孔乙己的遭遇、性格(懒惰、迂腐等)、言行等断定他悲惨的结局。然而,为什么又说“大约”死了呢?一个人的最终命运除个人因素外,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大家的眼中,孔乙己充其量只是大家取乐的对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像他这样迂腐、寒酸的读书人,有谁去关心?他到底死了没有?没人可以给出确切的答案。因此可以看出:孔乙己的悲剧同时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作者剑指封建科举制度而发出强烈的抨击之声。深入解析文句矛盾的同时,文章的主旨豁然开朗,强似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授。在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故乡》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文句矛盾同样值得探究。 
  二、解“反语”,前后贯通理思路 
  在一些小说文本中,存在“反语”,即文本语句字面所表述的含义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往往是“反其意而言之”。为什么要以“反语”的形式出现呢?仔细揣摩、探究这些言说与实意相悖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写作背景等,对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了解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有时会达到“牵一发以动全身”的效果。教学小说《社戏》时,引导学生揣摩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让学生结合文本谈谈“那夜的豆真得好吃吗?那夜的戏真得好看吗?”,通过阅读,学生发现,“我”爱看的铁头老生并不翻筋斗,最不想看的老旦却长时间地坐在交椅上不肯下台,踱来踱去、磨磨蹭蹭地在唱难听的戏,可见戏并不好看。同样豆并不好吃。这里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反话正说,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中的“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夜归航”的情节逐步清晰,发现“我”更关注的是在看戏、吃豆途中伙伴们在一起的那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那里人们的纯真质朴的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性美、人情美的优美画卷,读之令人心有所往。 
  三、看内心矛盾,品尝人生百味 
  在小说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矛盾极常见。由于职业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人们的心态往往不同,这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人物内心矛盾时,善于让学生变换角色,换位思考,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考虑问题,与小说文本人物心相通、意相会,感同身受,才能深刻感受其内心的律动,品尝大千世界的人生百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小说《台阶》,我们发现文章中的父亲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挣扎,生存状况与理想追求存在巨大反差。《台阶》中的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有人说过他有地位”,“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地位”,然而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总想方设法提高家庭的“地位”,而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新屋终于建成了,“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时,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仿佛许多目光在看着他……父亲没有神采飞扬,而是露出尴尬的笑。他又从开始的坐在新屋的最高台阶上,感到浑身的不自在,一步一步往低处坐,最终干脆就坐在门槛上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发掘父亲的内心矛盾,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刮目相看,而又极度不自信,让学生结合自己父亲或其他亲人的经历,或阅读类似文章的体验感悟,体会到以父亲为典型的几千年来农民艰难的命运与不屈的追求,在超越与困惑、迷茫之间徘徊。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当“我”面对极度窘迫、狼狈不堪的叔叔时,想认而又不得的内心矛盾,教师可透过解读这些矛盾,带领学生体会当时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