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工商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岑庆知,龚 璇[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念、理论、内容、目标等方面指导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全面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加强和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建设中汲取理论智慧和实践营养。在理论建设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实践养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追求和价值目标。
(一)夯实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培育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对社会的认识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打牢理论基础,这是建设优秀师资队伍、培养“四有”新人的关键。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积极引导,强化理论武装。首先,要培养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标准的认同机制,把个人层面价值准则内化为个人心理认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创建,认知认同是前提。要切实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和普及工作。教育引导是构建认同机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次,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组织高校师生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努力扩大认同、形成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对高校师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是深化教育,推动理论“外化”。加强和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行动。一要做到知行合一,以实践深化教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有效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进院系、进班级、进寝室,不断扩大影响力;二要立足文明创建的具体实践,从文明礼仪、课堂纪律等日常行为养成抓起,引导广大师生知荣辱、讲文明、守礼仪、做表率。
(二)占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阵地
占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阵地,首先,要做好正面宣传,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和文化熏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如校园广播、报纸、网络、校园公告等校园内信息传播的各种途径,进行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增强宣传实效。其次,要做好示范引领。在各种宣传报道和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文明楷模,举行如评选校园“文明标兵”等活动,评选系列优秀实践者,通过文明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真、善、美的精神风尚成为校园生活的主流,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依靠和品行追求。在实践活动中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最后,要促进实践养成。文明行为的养成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要广泛深入开展适合高校师生的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从小抓起、从个人抓起、从基本行为规范抓起。只有把文明养成贯穿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引导高校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营造高校良好的环境,深入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构筑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劲支撑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与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把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首先,要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活动,形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氛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其次,有针对性地在文化建设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责任感,激发高校师生爱国、爱人民、爱党的热情。再者,要旗帜鲜明地开展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这样有助于帮助高校师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思维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加强团结,提高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生命之源。在高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通过先进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尊重差异、包容文化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形成共识,有助于师生自觉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先进的文化基础。
四、结语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精神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总是要依靠其“载体”,表现出它的社会价值。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相一致,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并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永利,李建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2]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
[3]徐鸿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进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朱敏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