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钾元素对水培条件下草莓农艺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钾元素对水培条件下草莓农艺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贾雪晴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草莓的农艺性状(株高、叶长、茎粗等)于定植后35 d测定,株高和茎粗分别采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定;选取心叶向外第二片展平的功能叶测定叶长;干鲜质量采取MP200B电子天平测重;光合色素含量采用丙酮比色法测定[3]。光合参数于9月18日上午8:00—9:30采用CIRAS-1光合仪进行测定。 
  试验数据分别采用Excel2003软件处理和DPS 7.05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钾元素对设施水培草莓幼苗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草莓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茎叶鲜质量和茎叶干质量在一定K+浓度范围内,随K+浓度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K+浓度 12 mmol·L-1时各指标达到最大,较不施钾元素的处理(0 mmol·L-1)分别提高167.26%,35.54%,65.45%,132.54%,112.84%,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表明,营养液中K+浓度为12 mmol·L-1较利于促进草莓幼苗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这为产量提高打下基础。营养液K+浓度至16 mmol·L-1时,上述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高浓度K+产生的肥害和抑制其他矿质元素吸收有一定关系。 
  2.2 钾元素对设施水培草莓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光合色素含量随K+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至12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含量较不施钾元素的处理(0 mmol·L-1)分别提高82.46%,121.47%,96.21%,81.80%,处理间差异显著。数据表明,K+浓度为12 mmol·L-1较利于提高草莓叶片光合色素积累,增强草莓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为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创造了条件。当K+浓度为16 mmol·L-1时,上述光合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高浓度的K+不利于草莓光合产物的形成。 
  2.3 钾元素对设施水培草莓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表3表明,不同浓度K+对草莓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放入影响均高于不施钾处理,且不同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K+浓度为12 mmol·L-1时,上述指标增加最为明显;其次为K+浓度8 mmol·L-1和16 mmol·L-1处理;12 mmol·L-1K+处理草莓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对照分别增加143.98%和86.56%,处理间差异显著,胞间CO2浓度在该浓度下最低。蒸腾速率在K+浓度为0 mmol·L-1时最高,且显著高于施钾处理,这可能与缺钾导致叶片气孔开关失调有关。试验说明K+浓度对草莓叶片光合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K+浓度为12 mmol·L-1时光合速率最高,过高K+浓度(16 mmol·L-1)抑制了光合速率的提高。 
  3 结论与讨论 
  Yamada S[4]研究得出,施钾对玉米、太阳花等作物的品级、生育性状等指标有显著影响。刘冬碧[5]在钾素对莲藕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上的研究得出,适当浓度的钾元素能显著增加莲藕形态指标和干物质质量。本试验研究结果与之类似,施钾肥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草莓株高、茎粗、叶长及茎叶干鲜质量。在K+浓度0~12 mmol·L-1范围内,上述指标随K+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至12 mmol·L-1时达到最大,而后随营养液中K+浓度升高,上述指标逐渐下降,这与唐玉霞[6]、Geiger D R[7]等人的试验结果类似。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12 mmol·L-1)增施钾肥能够有效改善草莓形态指标及生物量,但过高浓度的K+反而不利于草莓形态指标的建成,这可能是因为过高浓度的K+离子造成草莓根系渗透胁迫的发生,致使一系列代谢活动受到影响,生长受到抑制。 
  钾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之一。郭熙盛等[8]在黄瓜上的研究,李玉影等[9]对小麦的研究,何萍等[10]在玉米上的研究,郭英等[11]在棉花苗期的研究,刘芸等[12]在番茄上的研究,均表明钾元素能提高光合速率,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二氧化碳同化效率,延缓叶片衰老。本研究表明,在缺钾及低钾处理情况下,草莓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草莓的光合器官由于必需元素之一——钾元素的缺乏,造成其在发育过程中受阻。当营养液中K+浓度为12 mmol·L-1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达到最高,较不施钾肥的处理分别提高82.46%,121.47%,81.80%,处理间差异显著。类胡萝卜素具有保护光合膜、维持类囊体膜稳定的作用[13],试验结果显示营养液K+浓度为12 mmol·L-1时,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达0.139 7 mg·g-1。 
  彭海欢等[14]和蒋德安[15]的研究表明,缺钾能够降低水稻叶片光合能力,使水稻产生一定程度的生理障碍。郑炳松等人[16] 通过对钾肥的试验研究得出,施钾肥能够提高植物光合速率。本研究结果得出,在营养液K+浓度为0 mmol·L-1时,草莓叶片光合速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因为钾是植物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钾的缺乏至使叶绿素合成受阻,从而影响了其光合性能的提高,K+对气孔的开放有直接作用[17]。本试验中,草莓气孔导度在0~12 mmol·L-1的K+浓度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至12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气孔导度的增加为叶片吸收充足的CO2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在K+浓度为0~12 mmol·L-1时范围内,草莓幼苗株高、茎粗、叶长、茎叶干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速率等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以K+浓度为12 mmol·L-1值时最大,当继续增加K+浓度至16 mmol·L-1时,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在K+浓度12 mmol·L-1时值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乃明. 设施农业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9. 
  [2] 郭世荣. 无土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98-114. 
  [3] SU X R, WANG X F, YANG F J. Effects of different NO3- concentr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cucumber seedling[J]. Plant Nutrition & Fertilizer Science, 2008, 14(6):1110-1117.
      [4] YAMADA S, OSAKI M, SHINANAO T, et al. Effect of potassium nutrition on current photosynthesized carbon distribution to carbon and nitrogen compounds among rice,soybean,and sunflower [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002, 25(9): 1957-1973. 
  [5] 刘冬碧,张小勇,段小丽,等.氮素营养对莲藕生长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20):4138-4141. 
  [6] 唐玉霞, 孟春香. 不同钾肥品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1996(3):46-47. 
  [7] GEIGER D R, CONTI T R. Relation of increasing potassium nutrient of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location of carbo[J]. Plant Physiol, 1983(71):141-144. 
  [8] 郭熙盛, 叶舒娅, 王文军,等. 钾肥品种与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3):292-297. 
  [9] 李玉影, 金继运, 刘双全,等. 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4):449-455. 
  [10] 何萍, 金继运, 李文娟,等. 施钾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5):620-626. 
  [11] 郭英, 孙学振, 宋宪亮,等. 钾营养对棉花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3):363-368. 
  [12] 刘芸, 朱利泉, 龙云,等. 钾对番红花球茎膨大的促进效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1):96-100. 
  [13] 李青云. 草莓对盐胁迫的反应及调控研究[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05. 
  [14] 彭海欢, 翁晓燕, 徐红霞,等. 缺钾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光合防御机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20(6):621-625. 
  [15] 蒋德安, 翁晓燕. 钾营养对水稻光合速率(Pn)、Hill反应及SOD活力日变化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1996(1):87-93. 
  [16] 郑炳松,程晓健,蒋德安,等.钾元素对植物光和速率、Rubisco和RCA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19(1):104-108. 
  [17] 李德全, 高辉远, 孟庆伟. 植物生理学[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0.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