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制衡“动”“静”,注重效果——关于自主课堂的思考

制衡“动”“静”,注重效果——关于自主课堂的思考

[作者:范军[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由于运用传授式的灌输法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刻板、生硬,课堂像一潭死水,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说背记,很少参与课堂活动,因而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和学生的低能。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在处理课堂教学的“动”、“静”元素时,教师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观参与。“合作、探究”是对“动”的理论概括,“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是对“动”的具体阐述。“动”在形式上表现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交会、碰撞。“动”的本质意义在于回归学生本体地位,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动”的根本目的是变教为学,“让效果好起来”。毋庸置疑,“动”起来的课堂才是有效果的课堂,学生自己生产的“粮食”才是自己的口粮。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凸现了出来。一些初涉课改的教师把课堂搞得闹闹哄哄,一堂课,教师像“甩手掌柜”,悠闲自得;学生瞎蹦乱撞,,无所适从。他以为这就是课改,这就是“课堂活起来”。殊不知,过于强化“动”而忽略教学中“静”的环节,也是违背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律的做法,它必将把我们的教育引向另一个极端。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辨证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动”和“静”是对立统一的辨证体,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任何割裂“动”“静”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既要深层领会“动”的精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体验,又要善于对相关环节进行“冷处理”,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只有制衡“动”“静”,课堂教学才能出实效。 一、“静”就是“自主阅读” 文本阅读是文本解读的基础,是课堂“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前站,是“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具体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可见“自主阅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发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材上。”教师应给学生留有相当的时间,使之能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可以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二、“静”就是“自主思考”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后,就急于让他们进入“合作、探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从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独立思考”。学生从阅读中一定会发现疑难,带出疑问,产生质疑的欲望。这些问题的“集成”,就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养。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是一个不懂教育的教师。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种做法:“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打造“人文课堂”的要求。 三、“静”就是“自主整合” 学生在课堂展示中,会有效解决阅读疑难,完成学习目标,教师也会在课堂“短板”的时候加以适当引导,但有些教师以为教学就此“圆满”了。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教师应留有时间让学生把刚才听到的答案要点进行归纳、整合,写成比较完整的笔记。这个环节既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又为今后的复习留下了“第一手材料”。 四、“静”就是“自主练习” 练习是课堂效果的检测手段和巩固措施。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严禁“练习”中的“合作”,允许练习中的错误发生,并对练习情况做好记录。练习记录是效果评价、目标修改、重点确定、教案完善的最有效的依据。 “静”既是“动”的起点,又是“动”的归宿,只有把“静”的工作做足了,才能使学生“动”得有序,“动”得有效。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