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管理类论文 > 工商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论德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论德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作者:屈海龙[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家庭美德是指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共同遵循、约定俗成的基本行为准则。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夫妻和谐、邻里和睦就是家庭美德的具体体现。家庭美德在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遵守家庭美德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优良的个性心理
人的个性心理,为人的个性,每个人各不相同。个性心理是在完成一般心理过程后发展起来的,没有一般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就不可能有个性心理的发生、发展。人才成长需要各种道德作为支撑,个人成长离不开各种道德的作用发挥,在诸多要素间,优良的个性心理必不可少,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我国用三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甚至是更长时间走过的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将进一步加快。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具备优良的个性心理。
二、德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1. 政治品质在成才中的作用
只有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觉悟,才能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合格的政治品质。不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就容易产生盲目错误的行动,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品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三严三实”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理应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唯有如此,才能成长成才。
2. 道德品行在成才中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于2014 年5 月4 日出席了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五周年的活动,并在师生座谈会上作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习近平引用了《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话语。习近平认为高尚的道德品行,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座谈会中,习近平通过讲述扣扣子的道理,激励青年一代: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国家、民族如果没有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齐心协力、奋勇向前。由此足见,高尚的道德品行,于国于民,都十分重要,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十分重要。
3. 个性心理在成才中的作用
德作为一个系统,个性心理品质在德这个系统中,对政治品质与道德品行两个要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更加顺利。根据现实情况,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可知,个性心理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具有重要作用。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爱好、意志等心理特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个性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协调促进、润滑调节的作用。
三、实现德的途径和方法
1. 说服教育,榜样示范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教育方法。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如讲解、讲述、报告、演讲、谈话、讨论、辩论、指导阅读等;有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形式,如参观、访问、调查等。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言行影响大学生的方法。德育中可运用的榜样有典范、示范、样板等类型。榜样示范法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榜样必须真实可信,二是要帮助大学生缩短角色距离,三是要促使榜样成为大学生自律的力量。
2. 情感陶冶,行为训练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自觉地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以达到德育的目的。情感陶冶法应遵循下列要求:教师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感召力;要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与说服教育相结合。行为训练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大学生的行为,使之形成符合学生教育目标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3. 生活关心,实践锻炼
大学生涯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是开展大学生品德教育的良好时机,在此阶段,大学生道德品行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利用大学良好的学习、生活、实践、环境氛围等条件,对大学生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帮助,建议指导,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锻炼,教育引导,使大学生尽可能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加强与学生的多方位沟通,注意知行统一,提供便利条件。寒暑假期间,大学生时间充足,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实践,充分接触社会,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得锻炼、长才干、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雷艳萍“. 德”在人才成长中的价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4):43-45.
[2]张帆.德在成长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38-39.
[3]梁钧泉. 浅论社会公德在成长中的作用[J].大江周刊·论坛,2012(4):118.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