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利用课堂生成的策略浅探

利用课堂生成的策略浅探

[作者:陈宏光[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是师生知识共享、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应该是“活”的课堂,“动”的课堂,它不应该拘泥于课本、教案,更不能拘泥于预设的答案。这种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大的弹性,学生思维旁逸斜出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教师事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预料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件。那么,当“意料之外的生成”出现时,教师该如何引领?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一些做法。
策略之一:因势利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及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并及时捕捉、判断,因势利导,让“意外生成”绽放精彩,让课堂教学真正形成焕发生命灵性和魅力的创造过程。
(一)捕捉精彩瞬间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迸发出一些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或想法。其实,这就是学生学习中的顿悟、瞬间的灵感萌发,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使“意外资源”转变为有利的教学资源。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一课为例,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通过动手操作、教具演示、课件动画演示等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转化后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的关系。在学生理解了“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得出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这一知识之后,忽然,笔者听到有一个男生在下面小声嘀咕着:“面积一样,那周长也一样。”听了该生的话,笔者先是一楞,然后马上想到:这不是深入理解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吗?于是,笔者重述了该生的话之后及时肯定了该生善于联系和联想,然后提问:“转化后近似长方形的周长真的和圆周长一样吗?”学生有的说是一样的,也有的说是不一样的。对此,笔者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上课例中,笔者善于捕捉学生中冒出的“意外信息”,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可见,对于课堂中学生不经意出现的、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这些“意外资源”真正为课堂所用。
(二)把好奇心引向探究层次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创造欲,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引向探究层次,那么则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知识并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借助问题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最终获得知识。
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笔者在综合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组题:从A地到B地有两条路可以走,你认为哪条路更近一些?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学生计算后,得出2号路线的长度为:(5+2)cm÷2=3.5cm;1号线路的长度为:(5cm+2cm)÷2=3.5cm。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得出结论:1号路线和2号路线的长度都相等。正当笔者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在大半圆中如果再增加一个小半圆,它们的路线还会一样吗?”笔者听了该学生的提问,立即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于是,干脆提出让学生探究的要求。顿时,课堂氛围热烈起来,学生先是交头接耳地讨论,然后就分组忙活起来:有的自己出题,自己验证;有的画图验证;有的一边测量图形一边计算……经过多次尝试、探索、纠正,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关于“圆内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只要大圆内的小圆直径之和的长度等于大圆的直径,那么这两条路线的长度一样长,求圆内圆之间的周长其实就是大圆的周长。这样通过转化的方法计算复杂图形的周长,会让解决问题更加精准、高效。
可见,面对教学中发生的“意外”,教师要善于突破预定的设计,打破思维定势,在动态生成中跟进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动态生成”能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变成有利资源。
(三)引发学生辩论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常常会有各种想法,并且会因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而发生争论,这时教师不应该只是偏向某一方,而是需要理性地处理学生争论的问题,并把问题整理后抛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辩论中掌握正确的知识。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时,笔者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一个长方体长和宽都是5米,高是10米(如右图),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得出了“(5×5+5×10+5×10)×2”“5×5×2+5×10×2+5×10×2”和“5×10×4+5×5×2”这三种解法。对此,笔者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当笔者准备继续往下讲时,一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我的列式是5×5×10=250(平方米),答案跟上面三个同学的一样。”面对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其他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有的还暗示他这个算式是在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笔者没有直接否定他的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了他:“你能说服别的同学吗?”他很肯定地回答“可以”,并走上讲台指着图形说:“因为长方体的高是10米,正好是底边长的2倍,所以它的一个侧面面积是5×10,也可以写成5×5×2,而这样面积相等的面有4个,面积之和就是5×5×8,再加上2个底面积5×5×2,利用乘法分配率就可以写成5×5×10=250(平方米)。”该生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可见,当课堂上生成了动态资源时,教师运用“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一教学策略,既体现了教师包容学生、欣赏学生“意外生成”的雅量,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四)及时调整教学环节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当课堂上出现“插曲”时,教师应斟酌这一“插曲”的价值,如果能为课堂所用就要机智大胆地调整原来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好“插曲”的作用,使其能成为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资源。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练习》时,笔者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学生根据题意很快就列出了以下两个算式:1.4×4-(4×4-4×4×π÷4)×2=9.12平方厘米;2.连接对角线,先算阴影部分的一半(4×4×π÷4-4×4÷2)×2=9.12平方厘米。正当笔者想进入下一练习环节时,却听见有学生说:“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创意。”笔者先是一愣,但很快便意识到该生可能有更好的解法,于是,就暂停了下一步的教学步骤,追问:“那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我不知道,但肯定有。”按理说,如果该生这样回答,教师可以理解为该生只是随口一说,然后,继续按照原来的教学预设来上课。但是,对于该同学的“随口一说”,笔者没有放弃这个“小插曲”,引导道:“根据这位同学的猜想,我们再试着找一找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很快便总结出了两种方法:1.两个扇形减去一个正方形就是重填的阴影面积:4×4×π÷4×2-4×4=9.12平方厘米。2.通过画图转换的方法(见下图)4×4×π÷2-8×4÷2=9.12平方厘米。

“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创意”是课前预设之外的生成,如果教师当时把它作为一种学生的“随口一说”而不加予理会,那么学生敢于质疑、猜想的欲望就会被抹杀,也就没有后续的精彩。正是教师重视学生的这一“小插曲”并大胆地调整教学环节,才促成了后面的精彩课堂。
策略之二:正视尴尬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尽管在课前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作了设想,然而有些情况的出现并非我们可以主观臆测。当课堂中出现这样那样始料未及的尴尬时,需要教师能直面尴尬,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在不断“生成”中绽放美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