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

[作者:王英阁[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化氛围,还提升了个人艺术造诣。 为增强实践活动的传播效果,部分高校还可以引入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支持。例如,西南民族大学在“地方戏曲数字体验日”活动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戏曲表演场景,使学生能够沉浸式体验戏曲角色的台词、动作和情感表达。这种数字化实践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有效弥补了实际演出机会有限的不足。 三、案例分析 喀什大学在戏曲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戏曲成为新时代“文化润疆”战略落地生根的有力抓手,为当前戏曲在新疆高校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先,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24年5月6日,喀什大学邀请同济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昆)艺术总监李健来校举办题为“中国京昆剧欣赏简析”的专场讲座。李健教授演唱了代表性的剧目《贵妃醉酒》《游园惊梦》《霸王别姬》等,围绕京剧的形成、行当、流派、表现手段、京剧与昆剧的区别等方面进行讲解,还现场教唱,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京剧、昆剧的魅力,不仅使学生直观了解了两个剧种的艺术特征,还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 其次,组织学生深入开展戏曲文化调查。2024年7月23日至8月13日,喀什大学组织学生前往疏勒县、疏附县、岳普湖县和喀什市,开展了为期20天的戏曲文化调查研究活动。团队访谈了多位戏曲传承人,收集了唱书、版画、戏服等资料并观看了原汁原味的戏曲表演,深入了解了戏曲的渊源、传承发展和社会利用情况。此外,沉浸式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为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青年力量。 最后,在教学成果展示方面,喀什大学于2023年12月28日举办了“传国粹,润心田”专场汇报演出,演员为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学生,作品包含黄梅戏《天仙配》、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华》、沪剧《罗汉钱》、豫剧《朝阳沟》、越调《收姜维》等经典戏曲选段。喀什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和喀什融媒体平台报道了此次活动,得到各族观众一致好评。学生也通过这些活动坚定了理想信念,厚植了爱国情怀,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 结 语 在未来的工作中,结合现代科技与社会资源,进一步深化戏曲教学与实践模式,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改革方向。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应采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优化及实践活动丰富等多层次举措,并加强与地方文化机构的合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