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

[作者:王英阁[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作注入新动力。 表1 某高校戏曲教师培训与研讨会情况 年份 参训教师人数 专家讲座场次 教学研讨主题 2021 34 5 壮族山歌教学创新 2022 38 4 戏曲表演与民族特色结合 2023 37 6 地方剧目教学与实践融合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积极与国内外艺术院校、文化研究机构及戏曲艺术团体开展深度合作,组织戏曲教师参与全国性的艺术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例如,西南某民族大学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戏曲表演大赛和国际戏剧交流论坛,旨在通过学术与艺术的双向互动,增强戏曲文化的传播力度。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戏曲传承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构建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对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需通过地方戏曲艺术团体与高校间的联动合作,引进兼具艺术造诣和教学经验的地方戏曲表演家,形成“教学—实践”双重角色的教师梯队。例如,新疆某高校通过与当地兵团戏曲剧团合作,引入专业表演艺术家参与课程开发和表演指导,提升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深刻理解。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需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多层次教师培训体系建设。通过组织戏曲专业教师参加区域性戏曲交流会、全国性教学研讨活动和定期的进修深造课程,可以使教师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教学能力。例如,新疆某高校与国内知名戏曲院校联合开办了“戏曲师资提升研修班”,定期选派戏曲教师赴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培训,并通过教学竞赛、课程创新基金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长机会。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在教学成果考核中增加戏曲传承的专门指标,注重戏曲教学质量与文化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和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例如,广西某艺术学院明确规定,戏曲教师在地方剧种普及推广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与实际成效,需占年度考核权重的30%。与此同时,高校可设立专项激励基金,奖励在戏曲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搭建区域性教师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通,是优化师资队伍的有效路径。通过举办跨高校的戏曲学术论坛和区域戏曲教育联盟会议,教师可分享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戏曲教育提供更多创新思路。 (二)优化戏曲教学 优化戏曲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提升戏曲文化传承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资源整合方面实现全方位改进。课程体系应注重理论与实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