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针对性研究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针对性研究

[作者:刘承晓[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种“脱节”反映在高校教学之中便是视唱练耳与音乐表演专业之间的专业针对性不足。因此,高校视唱练耳的课程改革除了已有研究所言的内容多元化,更是将视唱练耳从基础性课程转化为专业性课程,使之成为与音乐表演专业方向细化区分相匹配的教学制度与课程设置,最终达到高校育人的专业性要求及满足社会的多样性需求。 结 语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针对性改革是提升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当前教学存在的目标泛化、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实质反映出传统模式与社会音乐发展、专业需求间的结构性脱节。通过构建专业定制化教学内容、分层递进式训练体系、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可有效突破技能培养与专业需求间的壁垒。未来改革需聚焦三个维度: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教学,借助AI分析实现精准化训练;构建融合世界音乐与现代语汇的动态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演”一体化机制,强化校内外实践平台联动。这种以专业需求为导向、能力进阶为轴线、实践创新为驱动的改革路径,既是夯实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还是音乐教育回应文化传承使命的重要实践。唯有持续深化教学针对性,方能培养出兼具扎实功底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为音乐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参考文献: [1] 戚晓思.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2] 丁琰彦.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与思考—从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互动的视角[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3] 闫琇虹.声乐教学中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评《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J].中国教育学刊,2021(4):122. [4] 刘凤.高校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影响研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4):24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