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艺术类论文 > 美术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美育浸润实践路径探究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美育浸润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Wh1010| 打印 | 关闭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为美育实践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渥土壤和平台。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五育并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加强美育是高校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2]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在“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各自发挥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和融合性,相互协调,强调在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审美人格和美好心灵的重要方式。“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美育浸润实践,强调在以美为本的基础上,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一、“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美育浸润行动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政育人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美育浸润行动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强调对学生审美价值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引导大学生用美的眼光观察和感知社会,认识美的规律,提升审美价值和实践活力;加强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协调性,将灌输式教育转为互动式教育,增强教育过程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营造寓教于乐的学风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塑造健康人格,助力思想价值引领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短视频及直播平台的兴起,加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非主流思想的传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高校亟需通过五育融合下的美育浸润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道德标准,增强理性认识和客观评价的能力,明确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教育引导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观和挫折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课堂、图书或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