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文学类论文 > 社会文化 > 正文阅读资讯:简析日本的文学悲情美意识

简析日本的文学悲情美意识

[作者:腾 翀[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摘 要】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悲剧精神相当突出的民族。近代日本悲剧文学在继承了传统悲剧文学的一些特点后, 又融合了许多新元素, 使悲剧文学呈现出新的特点, 如重点突出描写悲剧人物的内心情感、悲哀性元素贯穿全文。 【关键词】日本文学 悲情美 意识 日本人崇尚的是极端的美,短暂的美,就像樱花一样。樱花的花期大概只有一个星期,开的时候是使劲浑身解数营造盛极一时的美,樱花雨片片飘落,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与仙子偶遇。当你来不及掬一瓣花雨,它便悄声掉落,深埋泥土里。日本人就是喜欢这样短暂极致的美,刹那间留在记忆深处的绚丽。 说到日本崇尚的悲剧美,不得不提几位享誉日本文坛的大师级人物。就个人来说,日本的文学作品多以描述细腻的人物内心而富有特色。比如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川端康成《雪国》、渡边纯一《失乐园》、东野圭吾《白夜行》等作品,都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感情细化到人物的每个内心独白,每个动作,甚至每个细微的表情描写。他们的作品又统统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悲剧美的极致推崇。无论是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是孤苦落寞的结局,都会让读者不由发出悲凉扼腕的叹息。 作为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的“物哀”, 最初是由“哀”发展而来的。日本文学早在远古时代, 就产生了“哀”的美学意识, 只不过这时的“哀”只表达对太阳神等各种自然界之中诸神的感动。而到了平安时代,《万叶集》中的“哀”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美学范畴, 己经融入了个人的精神主题和各色情感。日本的悲情意识像是一种文化符号,贯穿到他们民族的性格之中。他们谨慎却极端、骄傲又卑微、完美并注重细节,这不仅仅是受中华文化影响的结果,更不是受西方思想洗礼的原因。而是,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中,产生了一种特立独行的民族的性格。就像《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所言,“所有的矛盾都是千真万确,有关日本论著的基础,菊与刀都是这幅图画的组成部分。”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悲剧精神相当突出的民族。近代日本悲剧文学在继承了传统悲剧文学的一些特点后, 又融合了许多新元素, 使悲剧文学呈现出新的特点, 如重点突出描写悲剧人物的内心情感、悲哀性元素贯穿全文等。任何文学的发展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反映, 日本近代悲剧文学也不例外, 其新特点的出现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特征相联系的, 是对近代日本社会的真实反映。中日文化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虽中日两国虽同处东方文化圈, 但悲剧文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物哀”和“物感”,“中和之美”和“死亡之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日本近代悲剧文学的发展, 能够引导国人对日本有正确的了解, 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 在古代, 从日本最早的文学典籍《古事记》开始, 一直到镰仓时期的文学, 都充斥着浓厚的悲哀美。有许多学者说, 在三杰之后日本悲剧作品再也没有新的突破和崛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不是绝对的。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悲剧作品, 在日本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 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精神以及悲剧意识是否依然突出。虽然近代悲剧作品中的冲突往往会因为主人公的懦弱而显得有所隐晦, 但是在这些悲剧作品中, 文学作家在塑造悲剧人物时, 更加突出刻画人物的内心冲突, 描写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这并没有减弱悲剧的尖锐性, 反而还增加了悲剧的艺术性。 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悲剧典型:内海文三、太田丰太郎、阿宫、浪子、阿玉、良秀、驹子、时任谦等等, 都是一批令人回味不尽的悲剧人物形象。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悲剧人物与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强大的悲剧主人公不同, 他们大都是一些弱势群体, 是“弱的英雄”。他们在伦理的制约和现实的困境面前好像总是毫无办法, 总是被动承受着灾难和厄运, 他们默默地忍受只是为了证明“真理的不可寻求和权威的不可战胜”, 他们不敢挑战冷漠的社会, 只能以自身的孤独和受难来执着于自我, 抗拒强大的外部世界,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这些弱者人物也算得上是“悲剧英雄”。《舞姬》中的太田丰太郎在封建道德的压力下, 违背良心, 屈从现实, 最终抛弃情人, 孤独离去, 他不敢直面强大的社会伦理, 只能以自己内心的煎熬默默的挣扎;《金色夜叉》中的阿宫始终处于不能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受欺压状态, 她接受了父母为其所定的婚约, 而婚后生活并不如意, 加之又得不到初恋情人的原谅, 自身的懦弱最终使她成为了一个受人怜悯的悲剧人物;《雪国》中的驹子因生活所迫, 沦为艺妓, 虽然对生活充满了渴望, 对情人岛村充满了爱怜, 但却终究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苦恼和悲哀令人同情, 在伦理的压力下, 想“正正经经的过日子”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只能用精神错乱来申斥对现实伦理的不满。 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在现实的压迫下, 大都不敢主动反抗, 在命运面前低眉顺眼, 他们总是身陷世俗和家庭义理之网, 难以达到真正的身心自由。在这种世俗伦理的囚笼下, 悲剧人物的精神与心灵也只能是封闭的, 他们不敢违背约定俗成的习惯, 他们害怕社会的谴责, 甚至他们生命的世界也是永远重复的、平面化的。虽说日本近代文学的悲剧精神并没有古代悲剧精神那样强烈, 但悲剧人物的懦弱依然能唤起读者的愤慨与斗争。如丰太郎这个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就激起了日本民族反抗封建残余势力,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驹子也唤起了广大女性追求其自由和解放的决心、勇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