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的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因素分析
摘 要:现阶段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景色优美、种类丰富、独具特色、消费水平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浙江台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重要表现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得出浙江台州急需完善的短板项,确定各项质量要素的改进次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此为乡村旅游的建设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IPA分析法;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因素分析
乡村旅游是以健康休闲、自然生态为主的新兴旅游业态,乡村景观绿色清新的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悠闲的生活情调受到广大城镇居民的青睐,更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需求,是人们更为喜爱与热衷的旅游形式[1]。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缩短城镇经济差距的新载体,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因此,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对乡村的产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我国最早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地级市之一,并構建了以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三门县海游镇城西村、玉环市龙溪镇山里村为代表的8个乡村旅游共富样板。浙江台州的山地丘陵约占70%,平原约占26%。该地年降水量约为1 000 mm,平均气温为15~18℃,日照时数约为1 710~2 100 h,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四季旅游。浙江台州的旅游资源为6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超30种,全市共拥有乡村旅游点约400个,景区村庄覆盖率达到35%,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经济增速较快,已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2]。
(一)问卷设计和实地调研
笔者将对浙江台州乡村旅游质量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调查浙江台州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因子的重要性,二是调查浙江台州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因子的游客满意度。本次问卷调查结合了乡村旅游质量中的资源禀赋、配套基础设施、旅游管理质量以及其他旅游因子等四大类共设计了14个旅游因子,分别为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活动丰富程度、景点密度、旅游交通、住宿水平、医疗条件、卫生条件、饮食水平、旅游秩序、矛盾解决、物价水平、服务素质、热情程度以及旅游资讯,在按照旅游感知因子特征,去除载荷低于0.5的感知因子,并进行总结归类。
(二)乡村旅游感知因子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重要表现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IPA),将各项旅游感知因子的问卷调查数据列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南充市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研究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