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智能选址路径研究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智能选址路径研究

[作者:张映程 朱明顺[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行一项或多项的优化,对于符合性分析结果范围较小的,可以不做优化。优化性分析不是必选项,但是通过优化性分析之后,可以更精准地匹配到符合项目自身性质的用地,避免用地审批时走弯路。由于项目一般要符合规划用地性质,比如新建养殖圈需要选择在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中,这样便于用地审批,否则就需要修改规划地类性质。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要求人园管控的,就需要选择生态管控单元中的产业园区重点管控单元。因为每个项目的要求不一样,项目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特性及对应的管理要求选择优化。 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选项为:根据项目性质,在上述符合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匹配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规划地类,农用地选择耕、园、林、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选择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工矿、仓储、交通运输、公用设施、绿地与开敞空间、特殊用地、留白用地等用地,其他选择未利用地[2]。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优化选项为:根据项目的排放管控要求,在符合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择是否进入县域的重点管控单元内进行选址,比如县城区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内就不能进入排放较高的企业,如果是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要求入园管控的,就需要选择产业园区重点管控单元,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类型以及管控需要,在符合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大气环境管控分区、水环境管控分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分区中的重点或优先管控区。比如重点污染物类型是废气的,根据要求选择避开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弱扩散重点管控区,或者选址进入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根据项目的资源消耗类型以及管控需要,在符合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对应的土地、生态用水、高污染燃料等自然资源管控分区、自然资源重点管控区,以及根据不同的河湖岸线管控要求,选择避让岸线管控分区。 3.4 面积限定 通过地理信息软件,按照地理条件分析、符合性分析、优化性分析步骤筛选出来的图斑往往是破碎的,不规则的,甚至大部分是狭长细小图斑,通过将图斑进行多部件打散之后,根据项目需求,设置筛选面积,进行图斑的面积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项目选址范围。 最后项目投资者以及决策者在项目选址范围内进行优选即可得到满足要求项目范围,实现智能选址。 4结论 以往的项目选址,一般都是先有项目以及意向地块,再进行项目用地符合性分析,当项目不符合规划及管控要求时,需要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