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智能选址路径研究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智能选址路径研究

[作者:张映程 朱明顺[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公园绿地、政府机构的配置情况以及距离因素进行打分;自然条件从地形地貌、景观方面进行打分。通过将不同因素的分值进行叠加之后,得到区域的项目选址优先顺序。总的来说,该研究通过第一步的符合性排除,第二步的优先排序,实现了区域范围内的项目选址优先顺序评价。该研究将“多规合一”中涉及的各类规划均作为符合性因子进行评价,又提出5个方面的优化因子进行进一步优化,为用地选址的固定加灵活的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除上述研究之外,各地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平台、国土空间一张图也对项目选址有一定的研究,但基本都是在部门业务范围内的符合性分析。 2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项目选址的要求 2.1国土空间规划对项目选址的要求 2.1.1符合“三线三区”管控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三区”是规划布局及项目落地在宏观上必须满足的管控要求。“三区”主要根据功能进行划分引导,而“三线”注重对边界的刚性管控。它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核心框架。通过明确“三区三线”的划分和管控,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线”分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根据城市发展和项目落地需要划定的可以集中开发的区域,涉及城市、建制镇和各类开发区等。永久基本农田是在耕地的基础上划定的不能被占用地、需要严格保护地耕地,以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保障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红线是从生态重要性以及生态脆弱性方面考量,需要严格保护,不能被占用及改变用途的生态空间底线[2]。 除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10种有限人为活动外,项目落地必须避让生态保护红线;除国家级重大建设项目外,项目落地必须避让永久基本农田范围。项目落地一般要求在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2],否则需要单独报批选址[8] 2.1.2符合用地用海分类 用地用海分类是在“三线三区”的框架下,采用三级分类体系,设置24个一级类、113个二级类及140个三级类。 一级类分别为农用地中的耕、园、林、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中的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工矿、仓储、交通运输、公用设施、绿地与开敞空间、特殊用地、留白用地等用地,以及其他未利用地[2]。 项目用地需要根据用地性质符合一级地类,比如民用住房属于项目居住用地,商业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