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理工类论文 > 农业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智能选址路径研究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智能选址路径研究

[作者:张映程 朱明顺[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0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它规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各类空间开发建设的规模、结构和布局。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政府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各类空间开发建设,确保国土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的合理利用。它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空间蓝图,是指导区域空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任何项目的落地都需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1]。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2],是生态环境领域关于空间管控的最重要依据。生态环境部门在确定项目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符合性进行分析,两者都符合,项目才可以落地。 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平台都会对项目范围进行符合性分析,给出判断结论。需要先有选址意向,再进行选址符合性分析,属于被动式分析,不利于地方的决策分析与招商引资。 本次智能选址路径研究结合了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智能化的选址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建设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符合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更好地应对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空间约束,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提高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1.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调查法及观察法,通过对各类项目选址的路径进行调查,结合文献查阅完成。 1.2 研究现状 由于国内对土地利用进行严格管控,所以基于空间管控的智能选址研究基本在国内进行。历年来,国内都实行项目审批制,只有受理了项目申请,审批了项目用地,项目才可落地。 智能选址主要发展于2015年之后,当时国内的“多规合一”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各省份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纷纷成立。“多规合一”出发点之一,就是要解决规划各自为政,同一地块规划性质不一样导致的项目落地难、审批难的问题。 王海斌等基于GIS的招商项目选址系统设计与实现[3研究,主要是通过搭建一套B/S架构的系统软件,根据选址因子(面积、容积率、用地性质、所在园区、距离特定设施、市政配套建设、距离特定类型项目等要求),依据设计的算法进行选址分析,选取的影响因子较为简单,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因子考虑较少。 古霞以地块属性、周边配套、区位优势为选址因子,融入地块综合评分机制,建立选址算法[4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