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境遇及路径
字化投入强度为2.8%,是中小企业的3.5倍,73%的中小企业仍面临“数据孤岛”的困境。例如,三一重工通过系统对接,将SAP、ERP与自主开发的MES系统深度集成,数据字段匹配率从68%提升至92%,生产效率提升了60%,但同类企业实施率不到35%。再如,永辉超市通过数据中台建设,实现了全渠道数据小时级同步,库存周转率提升了22%,但仅29%的企业实现业财数据小时级同步。
企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业务与财务相关数据的共享,一些企业的内部信息共享仍未完全实现,且数据获取存在滞后,导致业务和财务融合的协同性不高。在数据处理方面,部分企业现有的信息软件系统缺乏有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功能,导致数据僵化,未能激发数据潜能,从而未能充分支持管理决策。因此,如何在业财融合中提高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应用新质信息系统,并提升部门间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业财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挑战。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匹配调整组织职能
业财融合的实施需要组织融合进行保障,打破部门间的职能壁垒,各个部门的职能需围绕共同的战略目标展开,而实现组织融合,需要确保各部门的信息能够全面且有效地连接。因此,必须重构部门间的信息化职能。尽管业财融合强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工作,但在实际的组织结构中,两者依然有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这可能导致在一些跨部门项目或决策中,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与协调才能达成共识。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一直以来,企业都认为业务部门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部门,财务部门只是作为后勤来服务保障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作为成本中心是要为作为利润中心的业务部门服务的,未充分重视财务部门在战略制定、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价值提升及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吉利公司设立业财联合作战室后,研发费用偏差率降低,专利产出增加,但同类机制覆盖率不足20%。因此,企业需要赋能财务部门,推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创造价值。
在业财融合中,部门间的协同必须建立在清晰的职责分工基础上。麦肯锡的调研显示,部门协同障碍会导致战略目标达成率降低28%。在业务流程与财务工作过程中,涉及多个关键节点,然而企业有时难以识别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点,导致无法实现数据的联动分析。据波士顿咨询的研究,跨部门流程节点使决策时间增加了65%。因此,要实现业财深度融合,企业需匹配合适的财务组织架构,或对管理职能进行调整,确保数据在部门间的融通共享,消除数据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