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经济类论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阅读资讯:业财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境遇及路径

业财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境遇及路径

[作者:李芸 张宛莹 高爱芳[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合作,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保障企业的价值创造。组织融合能够催生新的系统,通过智能工具和手段对业务与财务流程进行再造,提高运行效率。 在业财融合中,劳动者是关键要素。劳动者可以使用组织融合中催生的新质劳动资料作用于新质劳动对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他们通过参与信息和组织融合,发挥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才能,推动企业战略与财务目标的结合,实现闭环管理和资源优化。劳动者的技能提升至关重要,他们作为知识载体进行创新,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业财融合通过协调适配企业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中不同的参与主体,有效实现多元互补,推动组织的价值创造。 在共同的企业价值目标下,业财融合通过新技术,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优化企业的要素组合,包括劳动者(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劳动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劳动对象(数据与信息),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业财融合作为企业微观层面的活动,从生产关系层面和价值创造与协调适配的维度上,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业财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境遇 业财融合可以通过技术要素(信息技术创新)、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管理)、劳动者要素(培养数字化应用型人才)等方面提升财务和业务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根据工信部直属机构报告及财政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实施业财融合的企业中,82%实现了业务流程效率提升15%以上,67%的企业成本控制误差率下降至3%以内。但根据中国信通院、埃森哲调研及人社部等多方的数据,我国企业数字化成熟度低于30%的占比达58%,许多企业组织协同存在障碍导致跨部门决策周期延长40%,复合型人才缺口超200万人,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提高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管理的一体化,业财融合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信息透明度,促进信息的及时共享。业财融合需要协调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工作,但一些企业信息化系统仍处于分散构建模式,缺乏统一规范的信息管理平台,导致各个业务部门的子系统独立运行,内外部信息共享不足。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未能有效连接,部门间仍存在信息孤岛,财务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在数据的采集、传输、挖掘和利用方面无法有效整合。 业务产生数据,数据赋能业务,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本质。据工信部2023年报告,大型企业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