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和房地产行业的样本,剔除数据缺失样本,对所有数据进行1%和99%的缩尾处理,最终得到29 644个样本观测值。本文使用的新质生产力与碳信息披露数据来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和环境报告书等文本,其他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二)变量说明
1.解释变量:碳信息披露质量(Cdi)
本文参考李慧云等[ 16 ]构建的碳信息披露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碳信息披露指数衡量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该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及时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与完整性。为避免赋权的主观性,使评价体系得分值具有同质性及可比性,本文对各项一级指标得分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每项一级指标的值域为[0,1],各项一级指标得分之和为碳信息披露指数(Cdi),其值域为[0,5]。
2.被解释变量:企业新质生产力(Npro)
借鉴宋佳等[ 4 ]的做法,基于生产力二要素理论,并考虑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采用熵值法测算企业新质生产力。
3.控制变量
参考已有研究,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年龄(Age)、企业规模(Size)、股权集中度(Top)、独立董事比例(Indep)、董事会规模(Boa)、资产负债率(Lev)、资产收益率(Roa)、成长能力(Growth)、两权分离度(Sepe)、两职合一(Dua)、管理层持股比例(Ms)。
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计
为检验H1,构建以下模型:
其中,Npro表示新质生产力,Cdi表示碳信息披露质量,Control是控制变量,Year和Ind分别代表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并在企业层面进行聚类,i和t分别表示企业和时间。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其中,Npro的均值为5.134,标准差为2.405,最小值为0.964,最大值为14.533,中位数4.787低于平均值说明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整体水平较低,且不同企业间差异明显。Cdi的均值为2.182,中位数为2.162,极差为3.537,表明我国上市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有提高的空间。此外,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与新质生产力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初步支持H1,各变量相关系数绝对值均低于0.6。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VIF检验,VIF值均小于临界值5,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表3显示了基准回归结果,列(1)表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直接回归结果,列(2)和列(3)分别表示控制了年份、行业固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探析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