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身边的教育资源,如档案馆、名人馆、法治公园、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等。教师只有设计出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且与其能力相适切,又符合校情社情的具有特色的实践性作业,才能真正让实践性作业常态化、有效化,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3.丰富形式内容,抓住减负线
相较于书面的理论知识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在设计上受客观的教育资源和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限制,但是在设计的活动内容上和实践的形式上又有着传统知识性作业所没有的优势。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内容更丰富细致,表现的形式更鲜活。作业设计单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地点、活动步骤、完成时间、注意事项、活动收获、评价标准、设计意图等项目;可以通过绘画、舞蹈、唱歌、劳动、游戏等形式去呈现,通过调查、采访、制作海报等途径去完成。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性作业。教学“少年有梦”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父辈梦想知多少\"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采访父母的梦想是什么,追问父母梦想实现的情况。学生聆听父母的心声并做好总结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梦想的重要性,以及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同样在最后的实践性作业展示交流环节,父母多彩的梦想,以及梦想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祖国最朴素的爱,都让学生深受触动,让其人格更加完善,对祖国、对生活更加热爱。
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还需要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更多教师和家长意识到必须严守学生作业时间底线,要充分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有些教师对此存在认知误区,会将实践性作业排除在“时控\"之外。其实实践性作业的形式虽然多样,但是本质未变,教师设计时必须预估学生完成的时间,不能挤压学生的休息时间,违背“双减\"政策,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的实施路径
实践性作业的灵魂在于设计,更在于实施。教师在设计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为基础的实践性作业后,需要将实践性作业落实到教学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但是相较于传统知识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完成的条件更复杂,考虑的因素也更多,除了学生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人际交往的能力等,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第一要素。因此,要想让实践性作业真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地,就必须要做到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善于借助外力,合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力量,教师要善于整合三方面的教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多媒体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趋利”以及“避害”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