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正文阅读资讯: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作者:颜凡云 谭联合[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的能力。 同时,设计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来展开,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设计活动,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吸引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让每位学生的成长潜能都得以发挥。具体设计策略如下: 1.精研课标教材,找准设计点 核心素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时,首先就要研读课标,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南针,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广度做了明确界定,避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也为评价教学效果提供了可参考的标准,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教学需要参考课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实施同样如此。实践性作业虽然与传统的知识性书面作业不同,但是本质上仍是一种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只有与教学目标一致,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与提升的作用。不能为了追求形式新颖,而丢失了实践性作业育人的本质。 其次,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深挖教材。教材作为教学的知识载体,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内容编排,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新教材优化了教材内容,调整了板块结构,如新增加的“启思导行”“单元思考与行动”,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该学科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提供了参考,使教师能准确找到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点。因此,在七年级新教材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研读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基于家庭、班级、学校、社会四个不同场景的课时实践性作业和单元实践性活动。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实践性作业的育人方向和本节课、本单元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体现出实践性作业是服务并服从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特点。 表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实践性作业设计(部分内容) 2.结合校情社情,利用好资源 相较于书面作业完成形式的单一,实践性作业的完成过程涉及因素会更加复杂,这就意味着实践性作业在设计上对学校、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及教育资源的开发等要求更高。比如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的环境设施、家长的职业分布等,都是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时,不能直接从资料中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挖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