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发展路径研究

“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吕方 刘琨 刘文君 吴娇 陶雨晴[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有5所,此类学校在资源配置和重视程度上有明显提升。每周练习4次及以上的学校有1所,即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其是西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3.4 单次练习时间 在每次练习时间方面,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选择60~90min 这一区间,此类学校共有13所。这一时间长度既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又不会因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疲劳或失去兴趣。仅有1所学校练习时间为 90min 以上,表明该校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3.5 考核评价制度 对33名乒乓球社团活动指导教师进行调查发现,13名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开展了考核评价制度,20名教师表示所在学校未开展该制度。 3.6 场地设施建设 对14所学校进行调查发现,拥有室外乒乓球场地的学校有6所,拥有室内乒乓球场地的学校有7所,既有室外又有室内场地的学校有1所。 4“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开展 瓶颈 4.1学校对社团活动的重视程度不一 学校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校领导和指导教师的重视与支持,他们的态度是决定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的关键因素,如场地维护、器材采购等方面。而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投人程度则跟教学质量、学生参与度有关。从教学内容看,有的学校注重基本功的系统训练,有的则以趣味性活动为主。从练习频次和时间看,各学校每周开展的频次不等,活动时长不一,缺乏统一标准。这种差异反映了各校教育理念的不同。开展乒乓球竞赛活动,有助于观察学生近期所获得的运动技能,及其近期的训练状态和表现。研究发现,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中运动竞赛开展较少,有些学校甚至不举行竞赛。 4.2 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的结构性缺失已成为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对西安市33名乒乓球社团指导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仅有13名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开展了针对乒乓球社团活动的考核评价制度,其余教师反映所在学校缺乏系统化的评价机制。这种制度性缺失导致社团活动陷人重开展轻评价的困境,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难以得到科学评估。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学校仅通过学期末的展演活动对乒乓球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更多学校则完全缺乏规范的评价流程,导致乒乓球社团活动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控和持续改进。 4.3场地器材资源不足,教师执教水平有待提升 实地调查发现,多所学校没有室内乒乓球场地,学生只能在室外乒乓球台上进行练习。由于乒乓球体积小,会受到风向影响,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安全性。从乒乓球教师资源看,乒乓球教师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健康素养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