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发展路径研究

“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吕方 刘琨 刘文君 吴娇 陶雨晴[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该政策明确要求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凸显了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当前,学界围绕“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政策解读、实施路径探讨及课后体育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然而,如何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体育课后服务内容、提升学生参与度,仍是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研究以乒乓球社团活动为主题,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乒乓球社团活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政策落地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双减”背景下西安市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开展契机 1.1国家政策重视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相继提出以兴趣为导向,通过俱乐部、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课余训练和竞赛,强调健康第一理念,要求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支持成立校内体育俱乐部和社团[2]。同时,鼓励专业体育力量进校园开展课后服务,丰富社团活动[3]。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的通知》明确将乒乓球等项目纳入课后服务,通过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技能[4]这一系列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坚定决心,旨在通过系统化的体育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新时代青少年。 1.2社会资源与专业力量的支持 “双减”政策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减负的有效替代[5]。对于学校体育而言,该政策将促使学校更加重视体育社团和运动队的发展[6]“双减”政策实施后,社会体育机构、专业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等资源更加积极地参与校园体育服务,为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学校可以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提升社团活动训练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公益培训等方式,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3“教会、勤练、常赛\"模式助力小学乒乓球社团活动开展 “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是通过广泛开展班级联赛、社团活动、校际比赛等活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教学理念,从而提高青少年运动能力与竞技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健康素养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