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思政育人现状及实施途径研究
作部(学生工作部)管理人员组成的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导师队伍是其根本力量,而以研究生学生干部为代表的学生骨干队伍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
健全协同共管模式的要义首先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配合以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工队伍—导师—研究生三者之间和谐互动,增进理解和支持。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等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人员按时主动走访、联络导师,学生工作管理部门通过定期向研究生及导师发放问卷和进行个体访谈、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研究生及导师之间的沟通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辅导员要真正深入研究生日常生活中,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辅导员除要深入学生宿舍、教室之外,还要将视线拓展到实验室、临床轮转科室等地,了解研究生所见所闻,关注其所思所想,并将相关情况及时与导师反馈交流。导师应定期和研究生集体或单独谈话交流,频率最好设定为不低于每两周一次。
(2)通过多种途径及形式开展活动,将协同机制落细落实。建立导师与副书记、辅导员微信联络群,定期下发基于思政教育的导师内部指导材料,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可根据研究生思政教育不同阶段、不同时间节点的特点,将导师应进行的思政教育具体环节编写成手册或小贴士,或者制作提醒短信模版等,由学院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适当修改后及时发送给导师。发挥已有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优势,通过“我和我的导师”等专题项目化平台,开展师生趣味运动会,师生篮球、足球赛等导师与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导师、研究生三方的沟通联络及情感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在学生干部选拔、奖助学金评选、党员推优等各项工作中积极邀请导师担任考核评委,在初选材料中设置导师评语或打分环节,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导师在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感,形成育人合力。
Tags: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产教融合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