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教育中的践行路径
专业学科师资的各自特点,围绕学科建设中的思政要素开展研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探索与融合能力。
针对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课程思政的构建过程中,专职教师需发挥引领作用,以课程思政的思想来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当一个传授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授业者”,还要扮演一个弘扬道德与价值观的“传道者”,从而达到教学与教人融为一体的目的。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体三联”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即建立校内教学、科研和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一体三联”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意识和思想政治因素融入到各个重要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食品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3.2 优化课程内容建设
在食品专业教科书中,德育要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是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高职教师需对其进行深度的发掘,并积极地进行教学上的革新,让二者更加自然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与食品有关的古代书籍,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提升其学习能力、食品认知能力及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教师在专业基础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学科的发展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生动的人物和经典的例子来进行思政教育,对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不畏艰辛、求真务实、潜心钻研的事迹进行发掘,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能拥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勇于探索的宝贵精神。
3.3 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能力有效结合
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其教学内容又侧重于专业课。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是专职教师,而其核心是专业课。因此,要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观念,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才能保证教学的基本使命得以实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掌握以及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们要在保持坚定的课程思政意识的同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思政教学能力,掌握和运用思政教育的多种方式和手段,让思政的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促进课程思政和食品专业教学相结合,使课程思政真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 “走出去”,深入食品产业和企业,提升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将行业前沿动态转化为鲜活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对高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