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教育中的践行路径
仍需不断探索和试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多个学科的综合素质,以便能够充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然而,具备了食品方面的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了解与食品行业有关的思想政治要素和内容,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思政元素与实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2 课程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食品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不紧密的问题,缺少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和系统地计划,从而造成了其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一般的理工类专业一样,食品专业学科在教学内容方面更侧重于传授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在确保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元素“如盐入水”地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然而,当前一些食品类专业教学中仍存在单纯地给课程思政“贴标签”的情况,也就是专业课教师套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认为这样便可以实现课程思政,尽管在表面上看来是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实际上二者还是处于分裂的状态。
2.3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建设缺乏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思政教育的重任,大多数食品专业的教师都养成了把教学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专业课程的道德教化功能,淡化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对课程思政缺乏广泛认同和实践的自觉性。这就导致了食品专业学科的教师对于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热情不高,对其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刻,把握不够精准,不能很好地将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而是将众多的思政课程的内容堆积在了专业课程的内容上,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妨碍了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思政课程主要传授社会主义理论,而其他专业课则专注于专业知识的讲解,这导致两者难以有效融合,进而引发思想政治课师资与食品专业课师资之间“两张皮”的矛盾现象。然而部分食品专业的教师并未充分接受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导致他们在食品专业发展的基本素养方面存在不足。难以结合其专业特征与课程特征来进行课程思政的设置,对于教师所担负的多重角色的认识不足,进而忽视了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扮演的“人师”作用,而仅仅只是将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了学生。
3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践行路径
3.1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其教学内容来实现的。每个学科都有着特有的学科体系,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要素,值得去发掘和提炼。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思政学科师资与食品
Tags:
内容搜索
推荐论文
最新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