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源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阅读资讯:一节优质课的产生

一节优质课的产生

[作者:王艳军[来源:互联网]| 打印 | 关闭 ]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在新课程条件下,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判断。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2009年的新学期高一年级已经实行新课标,而高二年级的化学教学仍然采用旧人教版,如何在教材不改革的基础上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呢?在准备高二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重点的确定
  高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年多的积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能够自己总结出一些相关知识的。如果这节课的重点按教材上的安排势必会使学生失去探求知识的好奇心,整个教学也显得很平淡,没有高潮。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呢?我们决定把课后的分组实验Na2S2O3和H2SO4的反应提到课堂上来做,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如何利用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来设计实验探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本实验的探讨分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哪些现象可以判断该反应的快慢呢?第二,如何改变反应物硫代硫酸钠和硫酸的浓度呢?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设计硫代硫酸钠、水和稀硫酸的体积来实现反应物浓度的改变。
  二、突破教学重点的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教学重点确定为实验设计,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就通过讨论提问的方式进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这些因素学生是很容易想到的,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转移到试验设计上。而在试验设计上的重点应该是对表格中三种溶液体积的探讨上。是只改变一种物质的浓度还是两种物质的浓度都发生变化,也就是让学生在有一定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设计实验还是完全放开,让学生自由发散。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犹豫了很久,如果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实验方案设计,确实能让学生的实验思维得到充分发散,但是限于课上的时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更愿意让学生设计出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最后决定让学生设计成只改变一种物质的浓度来探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给出一组数据作为参考是适合我们学生现有水平。表格如下:
  编号 加Na2S2O3溶液的
  体积/mL 加H2O的
  体积/mL 加H2SO4溶液的
  体积/mL 所需
  时间/s
  1 10 0 5
  2
  3
  这样的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对反应浓度的理解,深刻认识到这里的浓度是指混合一瞬间的浓度。要想保证一种物质的浓度不变,不仅该物质所加体积不变,而且总体积应该相等。
  例如下表中的设计将硫代硫酸钠和稀硫酸的浓度都减小了,就不符合题中的要求。
  编号 加Na2S2O3溶液的
  体积/mL 加H2O的
  体积/mL 加H2SO4溶液的
  体积/mL 所需
  时间/s
  1 10 0 5
  2 10 2 5
  3 10 5 5
  再如
  编号 加Na2S2O3溶液的
  体积/mL 加H2O的
  体积/mL 加H2SO4溶液的
  体积/mL 所需
  时间/s
  1 10 0 5
  2 10 10 10
  3 20 5 5
  该表中数据的设计确实动了一番脑筋。设计1、2对比实验保证硫酸的浓度相等,改变硫代硫酸钠的浓度;1、3对比保证硫代硫酸钠的浓度相等,改变硫酸的浓度。那么该组数据设计合理吗?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的合理结论是:第一,无论是1、2对比还是1、3对比实验中所取得总体积不相等,因此相同容积的小烧杯中溶液的高度必然不等,所以在记录反应开始到烧杯底部“+”完全看不清所需的时间时必然会有所差异。故对比实验的外界条件就不完全相同;第二,做两个对比实验和做三个对比实验比起来,显然是三个对比实验更好一些,更有说服力,把握性更大一些。因此课堂上采用了更为合理的下表的设计方案
  编号 加Na2S2O3溶液的
  体积/mL 加H2O的
  体积/mL 加H2SO4溶液的
  体积/mL 所需
  时间/s
  1 10 0 5
  2 8 2 5
  3 5 5 5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由于教学重点的调整,本节课在内容上若把影响反应速率的四个外界条件全部介绍完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如果只是介绍浓度的影响又显得课容量太小,于是我们将压强的影响也加了进来。从知识上来分析,要想理解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的影响是关键。所以浓度的影响探讨清楚之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无论从时间还是对知识的理解上都是非常合理的。
  四、课堂的导入和过渡的设计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生活服务。所以本节课采用生活中的图片进行情景导入。首先展示石油和火yao爆炸两张图片来说明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有快有慢;又紧跟两张图片:锈迹斑斑的金属管道和到处飞舞的白色污染提醒学生生活中有许多反应的快慢不尽如人意,人们希望许多化学反应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接着展示第三组图片:一袋面包和面包包装袋上的保质期说明“4~9月份5天,10~次年3月份7天”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本节的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接着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浓度、催化剂、压强、湿度等……
  由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压强的过渡采用了一道思考题的分析。思考题如下:

Tags: